记者从金碧路道路恢复提升工程建设指挥部获悉,截至9月25日,金碧路除沿河路至青年路口区间三市街人防工程、轨道工程施工区域以外,道路主线施工已全部完成,顺利完成了项目主线通车的建设任务。项目后续将进一步推进开展道路的收边收口工作,完善交通工程、绿化工程以及节点工程,推进开展架空线入地等相关工作。
据悉,金碧路道路恢复提升工程起点为西昌路与金碧路交叉口(包含了金碧路、拓东路和部分东郊路),终点为东郊路与二环东路交叉口,全长4.65公里,总投资为5.34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综合管线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景观工程等。
项目施工期间累计搭设围挡区间长度共约9405米、土方挖运116701立方米、雨水检查井115座、雨水管1884米、雨水箱涵17米,中水管3520米、中水井72座,电力管2700米、电力井58座,通信管6406.6米、人井141座、污水管1619米、污水井92座,C20路面混凝土32873立方米、人行道板35843平米,粗、中沥青混凝土231522平米、细沥青混凝土150619平米、路灯安装261盏、绿化苗木430棵、交通杆件56根。项目全线地下新建管线单孔合计总里程约615.96千米,道路地下管线达到每公里地下管线约132千米。
梳理地下管网系统 改造优化排水系统
据介绍,道路全线地下管线涉及电力管、通信管、自来水管、煤气管、中水管以及污水管的新建任务,为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保障地下管线的使用功能,确保架空线全面迁改入地,在道路开挖施工前期,就将地下管线的排查梳理作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对沿线老旧管网管线进行重新梳理设计。地下部分施工抢在雨季前全面完成,为后续路面地上附属设施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
排水系统的改造涉及到淹积水点整治、排水系统的优化改造,以及道路实施过程中如何确保交通保通需求,在项目建设期间一直作为项目实施过程的难点。通过对全线淹积水点的排查,配合排水公司梳理全线排水系统,有针对性的对每个淹积水进行优化改造设计。同时对全线的排水管线进行了清淤处理,确保新老排水系统有序贯通,满足汛期城市排水需求。
道路分段分幅施工 确保交通保通需求
项目严格按照昆明市交警支队审批的交通组织设计要求整体统筹、临时管控、动态调整,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方式,尽量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既要确保交通不断交,又要按工期计划要求完成施工任务,保通压力巨大且施工工作面受限面临多次围挡调整。
同时,全线存在如三市街人防工程、轨道工程、地产工程等在建项目,以及学校、各类企业主要通道出口与道路的施工界面搭接的问题,通过采取全路段,多个围挡单元同时施工,夜间施工白天通行的等方式,保障了通道的通行正常并及时完成了施工任务。每个围挡区间及路口均按要求配置了相应的保通人员,确保了项目在建设期间的保通任务。
提升沿线绿化美化 优化道路使用空间
据介绍,项目建设突出绿色环保理念,结合东风路的实践经验,采用了透水砖、防沉降井盖、橡胶沥青等新型材料,并结合山茶花、孔雀造型的华灯等内容,是本次金碧路项目建设的亮点。通过对全线乔木、灌木以及地被的梳理,对灌木、地被进行了全面更换,部分路段采用了黄连木做为行道树,利用黄连木树叶四季变化的特点,增加了金碧路道路的色彩变化。
通过采用防沉降井盖、橡胶沥青混凝土等新材料新工艺,大大提升了道路平整度以及通行舒适度。项目建设根据现状道路断面,合理确定道路中心线,优化车道分配宽度和交叉口通行环境,坚持常规公交支持轨道交通的原则,合理布置公交站点,实现地铁、公交、自行车、出租车之间的便捷换乘。全线梳理人行道绿化,行道树在现状基础上分段优化统一。对沿线地铁站点、公交换乘、沿线建筑与道路高差、无障碍设施等细部进行改造,满足行人使用需求。(昆明信息港 记者俞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