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询问,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审议工作报告或议案时,向有关国家机关询问、了解有关情况的一种方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督法》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专题询问是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探索形成的重要监督方式,是人大常委会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就某一方面工作集中开展的专门询问活动,具有议题更突出、组织性更强、集中性更高、公开性更广、实效性更强的特点。通过专题询问,不仅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度了解政情社情,提高审议质量,同时还可以对应询者施加一定压力,敦促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
8月28日,昆明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举行两次联组会议,分别就昆明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房屋中介机构管理工作情况和出租房安全管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在同一次常委会会议上,连续开展两场专题询问,这在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尚属首例,放眼全国其他地方人大常委会,这样的工作安排也并不多见。
2016年以来,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在5年时间,围绕全市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旅游业推进情况、村级活动场所及卫生室建设管理情况、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等,开展了12次专题询问,其中,还连续几年持续聚焦脱贫攻坚和滇池保护治理开展专题询问,强力推动解决事关全市改革发展建设和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问扶贫工作
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16年至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在专题调研、视察检查、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先后聚焦“资金到位不及时、政策执行不力”“农村危房改造推进缓慢”“产业发展可持续性不强”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会上,55位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如何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如何帮助解决缺口资金,对三个贫困县(区)产业发展的定位、培育、资金扶持有什么具体的措施”等58个问题,会后梳理出18条审议意见交市政府研究办理。通过连续三年开展专题询问,推动出台了《昆明市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补助政策方案》《昆明市主城区精准帮扶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施意见(2017—2019年)》《关于加强三个国家级贫困县(区)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督促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有效推动解决农村宜居农房建设、产业发展缺口资金、村容村貌的提升、贫困群众务工就业等一批实际问题,为三个国家级贫困县顺利脱贫摘帽,全面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实践中,探索出专题询问“五问工作法”:一是选准询问议题,明确“为啥问”。针对监督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在听取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的基础上,开展专题询问。二是找准存在问题,选择“问什么”。针对重点问题,每年突出一个重点开展专题询问。三是制定详细方案,把握“怎么问”。深入开展问前调研,摸透情况,找准问题,做到询问时心里有数、理由充分、证据确凿,问到关键、问到根子,问出实际效果。四是强化整改实效,突出“跟踪问”。构建跟踪问效监督体系,督促政府限时整改,确保专题询问取得实效。五是加强引导宣传,完善“公开问”。广泛运用新闻媒体,着力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公民旁听专题询问全过程,请群众监督、让群众说话,动员引导更多的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关注、理解、支持、监督全市中心工作。
三问社会治理
助力打牢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2019年6月,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期间,听取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村级活动场所、卫生室建设管理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并围绕此项工作开展专题询问。13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部分村级活动场所运营管理经费不足、村医队伍不稳定、药物保障不到位等方面进行提问,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进行了回答。此次专题询问,积极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村级活动场所、村级卫生室建设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村级活动场所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村级卫生室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为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2020年8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期间,听取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住宅小区物业和房屋中介机构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出租房安全管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情况的两个专项工作报告,并分别开展专题询问。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专项工作报告及常委会视察时发现的问题,聚焦居民小区里存在私搭乱建、楼道乱堆杂物、侵占消防通道、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不文明养犬、空置房屋交纳物业服务费等,提出10个问题;围绕《昆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条例》在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信息化建设、出租房登记备案、专职协管员配备等提出7个方面的问题,分管副市长、市级有关部门及县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一一作出答复,同时表示将在下一步工作中,积极回应市民关切,抓好工作落实,注重询问成果转化,着力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进程。
四问水环境保护治理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滇池和阳宗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调研、督查和集中视察。2016年至2019年,连续4年持续围绕“滇池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滇池治理情况”“滇池流域‘五采区’矿山关停及植被恢复情况”“滇池流域和阳宗海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滇池保护治理总体思路、水源区保护、城市污水处理、河道整治综合执法、滇池面山恢复及“五采区”矿山关停、海绵城市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高原湖泊问题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提问,分管副市长、市级有关部门及相关县区有关负责人参加专题询问会,并对询问进行答复。通过专题询问,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按照“一矿一策一方案”,制定关停矿山治理恢复详细方案,持续巩固关停工作成果,加快滇池治理项目实施进度,持续监督稳步推进滇池流域及西山重点保护区矿山关停及植被恢复工作,72个由市级审批的矿山已全部实现停采,基本实现了全面关停的目标任务;2019年全年,滇池全湖水质继续保持IV类,阳宗海全湖水质稳定保持Ⅲ类。
在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期间,昆明代表团就滇池周边相关单位搬迁问题询问省级相关厅局。闭会期间,组织昆明市的部分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对搬迁工作情况进行集中视察,督促沿滇池周边单位搬迁工作加快推进;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对滇池、阳宗海综合整治督导工作,督促市政府认真整改突出问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进一步筑牢。
此外,2017年12月和2019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围绕“加快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了专题询问,对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审计整改工作作出了积极努力。
一手抓探索实践,一手抓建章立制。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在运用专题询问推动问题解决的同时,持续完善组织方式和工作机制,先后制定、修订了《专题询问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意见》等工作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积极推动专题询问的规范化、机制化、常态化,切实提高了专题询问的针对性、互动性、实效性,人大专题询问工作水平和人大监督工作实效得到不断提升。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