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为始,不可不通。对于一个地区,“五网”基础设施就是它的奇经八脉,是一个地区发展活力的直观体现和前瞻指标,至关重要。2015年9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云南滇中新区(下称“新区”),标志着新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也必然需要有完善的“五网”作为配套支撑。
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这是新区建设的“工期”。从规划蓝图到建设,新区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坚持规划引领,先谋后动,高标准、高质量统筹推进新区路网、水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等“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快构建适度超前、互联互通、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为新区跨越发展奠定基础。
大投资构建“大交通网”
全面提升辐射能力
新区五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中,路网项目一马当先。新区大力抓项目、促投资,打基础、促发展,勾勒出一幅连接各大功能区,带动产业发展,实现通行功能优化布局的“大交通网”。
截至2020年6月底,新区综合交通投资累计完成790.18亿元。4年多来,滇中新区累计启动实施247个项目1235公里(含农村公路168公里),其中嵩昆大道(一期)、哨关大道、空港大道(中段)、长嵩大道、小龙高速公路、新嵩昆高速公路、武易高速公路等114个项目574公里已建成通车,石安公路等83个项目459公里正加快建设,长龙高速公路等50个项目202公里正开展前期工作。东片区全面建成“两横两纵”高速路网和“两横三纵”城市骨干路网,云南滇中新区对外联系基本畅通,内部结构性通道基本形成。
贯彻落实“五网融合”“市区一体”建设理念,2016年以来,新区通过《滇中新区综合交通网(路网)三年实施建设规划》正式实施,使新区初步建设成为国家航空枢纽及西南地区的空铁门户、与昆明主城区紧密融合的一体化都市区和高效畅达的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
一大综合枢纽正在建设:未来长水机场将成为东西交汇、南北贯通、陆空一体的区域性门户枢纽,对内衔接珠三角、成渝、长三角及中部地区,对外辐射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等国际区域。
铁路网骨架逐渐成熟:已建沪昆高铁,是东片区对外客运联系的重要快速通道,与长三角、长株潭、长江经济带等沿线城市可实现快速联系;规划昆曲城际铁路,将缩短城市群层面时空距离,积极推动东片区与城市群其他城市的联系交流,拓展东片区发展腹地;既有贵昆铁路近期兼顾客运功能,远期改造为货运铁路,向东与东部市场腹地对接,向南通过昆明东、王家营等货运场站与更大层面国内外市场和腹地联系,为东片区产业发展和集聚提供可靠的铁路运输保障。
新区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为契机,推进区位优势转化为交通组织优势,依托国家区域大通道、泛亚国际通道,规划渝昆高铁、地铁、城际铁路引入长水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并设站,打造“高铁+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空港”的复合高速枢纽,提升面向区域的辐射能力。
高位统筹“市区融合”
实现“1+1>2”发展效果
新区的发展离不开昆明,昆明的发展也离不开新区,必须整合发展要素,建立“市区融合”发展机制,实现“1+1>2”的发展效果。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既是加快新区开发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推动市区融合发展,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2016年2月,昆明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成立昆明市与云南滇中新区融合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专项小组的通知》,昆明市与新区融合发展进入统筹稳步推进轨道,进一步提高决策效率,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落实。2016年6月27日,昆明市政府办公厅、新区综合管理部联合印发了《昆明市和滇中新区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滇中综发〔2016〕38号),从规划、项目争取、建设保障、人才支撑、融资支持等十大方面建立了交通市政建设融合发展机制,快速推进了新区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新区还将完成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5亿元,致力于与昆明市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成网成型,产城一体、组团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功能现代、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国际化高新产业新城初步建成。
市政设施配套建设
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走进新区,如火如荼开工建设的项目,干净美丽的城市环境,一一映入眼帘,让人们能感受到新区发展的活力。而这份活力背后,则是新区统筹推进水、电、路、气、通信和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的结果。
新区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产城融合、市区融合的建设理念,加强规划协同系统推进,大力推进实施市政骨干道路与地下综合管廊同步建设,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构建智慧照明系统,大力提升滇中新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目前,新区共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47公里,已建成36.07公里。其中,嵩明—空港片区已建成29.75公里;安宁片区已建成6.34公里。新区智慧管廊一期工程通过国家住建部2017年科技示范项目验收。空港大道(中段)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级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称号。
以小哨片区为例,迁改原水管,新建全长约5.6公里的输水隧洞,完成八家村水库水源替代工程给水管铺设,不断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小哨国际新城污水处理厂已进入初设阶段,建成后将极大提升片区环境品质;灵源110KV变电站项目已核准批复并完成编制,预计完工后将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0年,新区将继续大力推动“五网”建设、片区开发和要素保障,加快构建全域覆盖、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配套体系,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水网方面,全力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启动嵩明县城南片区、云林片区、汽车产业园,太平新城南片区、武钢东片区等片区污水管网建设等;电网方面,加快重点片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确保500kV百邑输变电工程、110kV秧草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信息网方面,融入数字云南建设,加快信息网络设施、大数据中心、云服务平台、5G网络建设,启动实施网络基站增量提质工程,推进武钢东片区、中石油北片区中国铁塔基站工程建设;物流网方面,依托已建成的综合保税区、临空产业园等园区平台和已开工建设的渝昆高铁,加快推进空港航空物流园、昆明宝能临空国际物流基地等建设……
“五网”基础项目全力推进,蓝图徐徐展开,新区未来可期,定将吸引全世界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打造成云南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标杆中的标杆。(昆明日报 记者陈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