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理上网来丨云南高质量发展如何破题
云南日报    10-13 18:36:38

微信图片_20201013134150.jpg

新冠肺炎疫情一度对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了稳定经济运行22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可控向好。后疫情时代,云南如何应对疫情影响,紧盯目标补短板,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助力高质量发展?

code_ynrbdb414a2b-fcc7-4601-a6d0-1c6c94c5eb55.jpg

△上半年云南省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4.5%。图为凤庆小罐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线复工复产现场。

在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2020年云南高质量发展论坛夏季研讨会上,来自不同部门、行业的负责人及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聚焦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世界一流康养胜地及大力建设“数字云南”等主题建言献策。他们有哪些观点和建议助力云南省高质量发展?今天的“理上网来”融媒体理评专栏带来第六十三期学习文章《云南高质量发展如何破题》,一起来打卡学习吧!

话题:抓住机遇 危中寻机复苏
背景

从5月云南省经济运行数据来看,主要经济指标继续改善,工业生产趋缓,电子产业快速增长,电力消费增长加快,重要领域支撑有力,市场销售回暖,全省经济运行延续复苏态势。

微信截图_20201013110739.png

△上半年云南省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回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5%。

观点
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督查室主任李微:
虽然疫情短期内对云南省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云南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code_ynrb988988a5-308a-4fc5-8612-7637b6bf3bd5.jpg

△国庆期间南强街巷夜市人头攒动。云报客户端记者:雷桐苏/摄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梁双陆:
疫情冲击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疫情防控常态化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加速了信息技术的赶超、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扩散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从过度城市化向最适差异化中小城市,从过度消费向适度消费,从过度金融化向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从过度标准化向最优产品差异化等转变。
后疫情时代,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战略定力等方面将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云南将成为产业资本的追逐地。
背景

为应对疫情影响,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央提出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上半年,云南省发布了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工作推进方案,10项在建项目、10项新开工项目有了时间表和作战图。

ac6eddc451da81cbc383e20f954b1410082431bb.jpeg

△云南省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之一昆明机场改扩建工程,设定了2025年建成T2航站楼的工作目标。图为昆明长水机场S1卫星厅航站楼建设加紧推进 杨峥/摄

观点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一级巡视员刘德强:
云南省实施“两新一重”利当前惠长远,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快进键”、提供新空间、赋予新动能。
我建议,应做好有关顶层设计、开展专项规划研究,制定长期推进“新基建”的专门配套政策,加强统筹协调,加快推进5G基站和组网建设,做好人才培育、技术研发等柔性支撑,扩大新技术试点应用,近期可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昆明、红河、德宏3个片区率先推进“新基建”项目实施,助推3个自贸试验片区扩大招商引资和产业转型升级。
话题:瞄准重点 数字经济增速
背景

近日发布的《2019-2020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位列数字经济百强榜前6名,昆明位列第38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显示,云南数字经济总量不足5000亿元,虽然增速超过10%,数字经济在GDP中占比超过20%,但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差距。

微信截图_20201013113620.png

△中国城市数字经济百强榜中,昆明排名38。

观点
云投集团副总裁温培斌: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支柱型经济形态,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近年来,云南加大力度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也要看到,云南信息产业基础薄弱,几乎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沙漠地带’,建设‘数字云南’机遇与挑战并存。

code_ynrbdfe4eb6f-6af0-417c-a6e2-374dd0bcd433.jpg

△“云南健康码”系统助力防疫,通过网络申报个人健康信息,生成云南健康码申报后凭码通行,范围覆盖省内所有民航、铁路、公路、港口等场所。

云南大学云南数字经济研究院教授张国胜:
智慧旅游、智慧康养将是云南数字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要加快打造云南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性支撑平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数字丝路核心战略枢纽,联合申请设立中国西南大数据试验区、设立西南数字贸易中心,率先开展数字经济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推动云南数字经济发展换道赶超。

1570273785239-1570273780231.jpg

△游客使用“游云南”App线上咨询就能解决旅行中的‘烦心事’,一键投诉还能为游客权益提供全面保障。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梁双陆:
发展数字经济,首先要实施全民数字化工程,加强数字知识普及、数字意识培养和数字价值认知,重点实施“三农”数字化工程,尽快建立全覆盖的云南大数据。其次,各行业、各领域、各部门要加快数字化改造和提升,构建行业性、区域性、高度组织化的数字化平台。
话题:紧盯特色 打造“三张牌”
背景

近年来,云南省培育第一大支柱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在疫情影响下,云南省能源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code_ynrb5cdf59fb-14a3-4a3c-931c-db0e288f8a63.png

观点
云南省能源局发展规划处处长杨志丹:
“十四五”期间,云南省能源产业仍处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但也存在着电力电网结构性矛盾、煤炭保供与安全生产矛盾等。
要继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大油气、昭通页岩气等勘探开发,以清洁低碳为重点,以提升系统经济性为目标,以智能化为手段,推动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推进能源转型升级。

code_ynrb8c5df1f5-035f-4569-bd89-9baacd138ab7.jpg

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员陈良正:
在新业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原特色农业如何转型发展,助力打造“绿色食品牌”?云南以规模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大宗农产品生产不具备优势,必须取长补短、抓住重点、提质增效,坚定不移走多样、特色、优质、时差(季节差)、带差(气候带)和保护性、外向型的特色农业差异化发展道路。
我建议,加大投入提升基础设施和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促进业态和模式创新,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促进三产融合,提高云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建立稳定长效的风险分散、资金支持、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
背景

作为一次全球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新一轮关于公众健康安全的新思考,也催生了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业态,大众健康意识逐渐觉醒,就医消费习惯改变,健康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微信截图_20201013133614.png

△今年高考后,走出考场的考生。云报客户端记者:杨峥/摄

观点
云投集团党委副书记陈绍波:
随着互联网大规模普及和应用,大数据新经济模式已成为引领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云投集团创新大康养产业供给模式,提出了“九旅人生”健康生活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为大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综合服务。

code_ynrbd258c48e-7bd1-4241-8eaa-e56f177f83b1.jpg

△今年“双节”期间,普洱半山酒店迎来很多外地游客享受“森林康养”。

云南白药集团高级经理昂学光: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目标,建议建立符合实际发展的中药研发注册标准体系及创新平台,推动国际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依托龙头企业与一流高校合作,重点围绕骨伤科、癌症等领域,规划建成面向全球的研究型特色专科医疗服务体系,积极布局健康食品开发,推动互联网+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编辑:戴至荷    责任编辑:苏雯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