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了《关于2019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的通报》,公布全国31个省份的160个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结果。《通报》显示,昆明市测评分值位居西南地区第一,省会城市第二,全国第七。
2019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依据《服务质量监测技术指南》,采取拦截面访和网络调查两种方式,涵盖公共教育、公共就业、医疗服务、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生态环境、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养老服务、政务服务等12个领域。测评结果显示,昆明市总体满意度为84.62分,高出全国总体满意度6分,高出云南省总体满意度8.83分,其中,满意度分数最高的领域为公共交通,分数最低的领域为养老服务。满意度位列全国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南京、扬州、厦门、常州、巴彦淖尔、苏州、昆明、盐城、上海、拉萨。
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改进
近年来,昆明市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鼓励、支持公共服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公共服务多个领域的支持性规划及政策性文件。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居民交通出行,水、电、气,政务事项办理文化旅游等日常生活便利度。聚焦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领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大监督执法检查力度,对标先进地区实施试点运行。近年来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公共教育领域“校园安全”、医疗服务领域“挂号便捷程度”、政务服务领域“信息化水平”等的问题在本次监测结果中得到较高评价。
“各领域评价相对较低的指标需要引起重视。”昆明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本次监测结果来看,公共评价相对较低的指标多与服务管理水平相关。公共教育“择校问题治理效果”,医疗服务“门诊侯诊等候时间”,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的配套服务”,公共安全“个人信息隐私保护”均得分较低。说明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不仅要加强资源投入和设施建设,更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针对性的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和效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次监测新华网、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公共服务舆情数据353743条,结果显示,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医疗服务、公共事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负面舆论占比仍然较高,需要各地各部门及时关注解决。
“这些领域负面舆情需要及时关注解决。”上述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全市将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为主线,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标准化水平,加快公共服务领域地方标准制定,持续推进公共服务领域标准化示范建设。统一规范审批事项各项要求,实现审批事项、办事指南、行政许可审查标准化,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着力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工具),加快构建数字化、网格化、信息化、全覆盖、高效能的城市管理服务模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水平。统筹优化城乡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配置,实施专业人才队伍素质提升计划,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加快扩规提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将把测评结果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参考依据
昆明市将以开展公共服务质量测评为抓手,建立健全考核机制,为贯彻落实好省委考评办将“政府质量工作满意度测评结果”列为省政府对州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内容的要求,将在昆明市引入政府质量工作满意度测评机制,准确掌握全市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取得的成效、查找服务质量短板,强化测评结果运用。将测评结果纳入昆明市政府对县区政府质量强市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纳入领导班子建设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参考依据,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
与此同时,昆明市将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重点,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质量水平。聚焦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教育、养老、医疗、就业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领域,出台支持性规划及政策性文件,明确各领域战略规划、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强化质量监管,加强联合执法、行政司法衔接,深入开展“双打”等质量执法行动,健全质量违法行为公布制度,加强违法失信市场主体联合惩戒,确保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强化社会共治,创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宣传活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鼓励群众为政府治理建言献策,让广大群众及时掌握公共服务政策及工作动态,提升群众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云南网 记者浦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