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协商议事会管事又管用。
祥云街社区通过协商议事促使履善巷旧貌换新颜。
城乡社区协商是基层群众自治的生动实践,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实现形式。近年来,昆明市深入推进城乡社区民主协商,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积极推进社区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不断拓宽协商的范围和渠道,丰富协商内容和形式,积极探索建立主体多元、过程开放、协商有序、居民满意的社区协商共治机制。诸多多年积累的社区疑难杂症问题,通过“有事好商量”的协商议事方式得到妥善解决,社区协商成为激活社区治理“一盘棋”的关键,也成为汇聚民意、凝聚民心的有力抓手,协商结果受到居民百姓的一致赞誉。
目前,全市城乡社区协商率达100%。初步形成“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的民主协商机制,普遍搭建起街道—社区两级协商议事平台,协商成果公开、落实和反馈机制逐步完善,社区协商共治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全市社区协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城市社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鲜活的“昆明样本”。
昆明市的城乡社区协商呈现出协商议事平台更加多样化、协商内容更加贴近居民需求、协商主体更加多元、协商程序更加规范、协商反馈机制更加健全的五大特点。
社区协商议事平台全面开花
“有事好商量”为百姓解忧
社区协商的核心是倾听群众诉求,畅通利益表达,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昆明市各社区以协商议事平台为重点,充分利用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理事会、居民议事厅、阳光议事厅、邻居有话对我说、幸福圆桌会、村(居)民决策听证、民主评议、社区QQ群、微信平台等多样化平台,搭建起集中反映居民诉求的“参政议政”有效平台,让老百姓话有地方说、意见有地方提,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开辟了多方参与、民主协商的社区协商治理新途径,全市城乡社区协商覆盖率达100%。
协商最大的魅力是让群众“有话说”,让群众事“有人干”,让群众难“有人帮”。社区居民需求是社区开展协商议事的“指挥棒”,在工作中凡是涉及社区公共事务和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项,不管是治安防护、环境卫生清理、道路交通整治等公共治理难题,还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供水、供电、供气等行业性服务,尤其是社区居民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均严格按程序纳入协商议事范围,真正达成“社区里的事,社区居民自己说了算”,群众自治意识得到激发、自治能力不断增强。
比如,五华区五华山社区通过“协商在基层议事沙龙”平台,实现了有事多商量,把问题反映在基层、协商在基层、解决在基层,这样接“地气”的方式,不仅成为联系群众的新纽带,更成为推进社会治理的“有效法宝”和“暖心工程”。2019年至今,五华山社区开展各类协商议事58次,涉及的议题有华山东路28号安装充电桩、老旧小区电梯安装、引进物业管理等。
多元参与协商共治
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好事共商,难事共治。昆明市在探索社区协商的实践过程中,建立起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商合作机制,协商活动从以社区为主向多平台联动过渡,建立起街道协商、社区协商、居民小组协商、楼栋协商的多层次联动机制,形成了“4+2+X”协商平台模式,居民成为自己社区的“规划师”,一批批更加符合社区实际的特色协商模式,通过“共商共议”“共建共治”,让全市城乡社区面貌焕然一新,环境由脏到洁、治安由乱到顺、管理由弱到强、服务由差到优、党群由散到聚,各社区居民真切感受到治理成效。
五华区祥云街社区严格执行重大事务共同商讨制度,在涉及到社区老旧院坝改造、老旧围墙拆除等重大事务时,均积极与社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及居民代表进行沟通联系,共同商讨、集体决策。自2018年以来,祥云街社区开展协商议事20余次,召开民主协商联席会议11次,共同协商社区重大事务及关乎民生重大事项20余件。
社区协商规范有序
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为使社区协商程序更加规范、更接地气、更显实效,昆明市健全各项社区协商规章制度,持续完善社区协商主题、内容、形式、程序、成果运用等关键环节,形成一套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社区协商规则,并在协商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更加符合各地实际的协商程序,如“三段六步法” “民生小实事”“四问四干四落实”工作法,形成协商共治“强磁场”,全市呈现出“区区有品牌”“社社有亮点”的多点支撑,社区协商民主之路越走越宽。
此外,各社区不断革新协商方式,健全协商反馈机制,协商成果不仅可以通过社区公开栏公示,而且更加注重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媒体的运用,成果反馈更加便捷高效。此外,实行协商成果分类落实:对需要居民共同遵守的事项,通过订立居民公约等行为规范固化,并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相互监督;对需要立即实施的事项,由社区“两委”组织实施,限期完成,并接受利益相关方监督,从而保障了社区居民群众享有更全面、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而且有效地解决了“老大难”问题,让协商机制在阳光下运行。
位于盘龙区金江路社区的金康园小区建于1999年,是一个有着1099户业主的老旧小区。由于物业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金康园小区错过了全市一户一表改造,服役20多年的管道损坏严重,楼上洗澡楼下淋雨的情况时有发生,居民缴纳的水电费时常都是“糊涂账”。为有效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金康园小区党支部迎难而上,带领居民们展开一场水改“自救”。通过“阳光议事厅”“提议、商议、评议、审议、决议”五步工作法,最终顺利启动了一户一表改造项目。今年4月,金康园小区的多层建筑区,终于完成了等待多年的水电一户一表改造。“天花板不漏了,地板不潮了,自家水龙头里终于流出了清澈的自来水。”居民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盘龙区金沙社区通过建立居民代表大会制度“1+5”工作模式(“1”代表居民议事厅,“5”代表提议、商议、审议、决议、公示五个环节),搭建“居民议事厅”平台,让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到社区服务、管理、决策中,社区居民从“幕后”走到“台前”,由“旁观者”变为了“参与者”,由“靠政府”变为“靠大家”,社区居民民主地位稳步提高。
……
一个个社区协商的小成果,折射出了昆明市城乡社区治理的“大蜕变”。时下,“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众人事众人议”已经成为常态,通过协商解决社区民生事务已经成为全体居民的共识,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的大舞台中。(昆明日报 记者李丹丹 通讯员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