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劳学丽 近年来,云南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定政策、建体系、开源头、解难题,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源头供给。10月14日,在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董保同就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等5家单位和企业作为转化应用效果突出代表参加了发布会。据了解,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景洪宏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作为人工栽培牛肝菌科技成果的出让方、受让方,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财政支持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分别获得100万元财政科技资金奖补。驰宏锌锗创新电解铝成套设备,分别向中色股份、印度拉贾斯坦邦锌厂转让技术,获得近1950万元技术转让服务费。云南燃料厂“刚性药头脚线对焊机”实用新型专利转让3030万元。
“《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于2020年7月1日施行”,董保同介绍,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云南不仅制定实施地方性法规,还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在资金补助方面,今年已对13个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的项目安排财政奖补资金2830万元;对11个建有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的高校、科研院所安排财政资金620万元。
在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云南省技术市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培训。目前,云南已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7家、云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2家、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3个、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23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33个,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站21个,搭建了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针对云南科技创新资源缺乏,高水平、可转化科技成果少,主要通过开展科技入滇引入科技成果、引建新型研发机构增强研发力量、财政资金支持提供可转化科技成果三个方面,在抓好省内科研院所、大学、科技型企业的同时,广开源头,导入科技创新资源、科技成果。
科技入滇方面,目前,云南举办了4届科技入滇对接活动,实现“科技成果、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和科技人才”四个落地累计签约项目2500余项,引进408位院士专家团队,累计突破杂交水稻、柠檬产业、贵金属和铝材料加工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435项,开发新产品338个。开展沪滇科技合作项目264项,带动社会资金4.51亿元,产生经济效益14.61亿元。举办4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签约200余项人才智力入滇交流合作项目。
另外,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云南还积极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科技成果转化自主权,实施制度性安排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推动解决堵点难点卡点问题、以市场机制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选派科技特派员解决农业农村难题等。例如,目前云南省通过科技金融结合专项带动科技创业投资1.14亿元,为49家科技型企业分担分散各类创新创业风险约100亿元。省科技厅与农行云南省分行试点建立4600万元“风险金池+科创贷”,向省内83户科技型企业投放105笔贷款约7.13亿元。
董保同表示,省科技厅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云南的决策部署,着力提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深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鼓励技术成果更多地投入市场,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