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会少
昆明信息港    10-17 09:17:57

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开篇语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5年来,昆明坚定贯彻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下足“绣花”功夫,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昆明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2014年起,我国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今日起,本报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聚焦扶贫日”专栏,进一步挖掘昆明扶贫经验,讲好昆明扶贫故事,传递昆明扶贫好声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市委、市政府头等大事,举全市之力、全社会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尽锐出战、连战连胜、再战再捷,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从望田空叹到产业兴旺,禄劝县撒营盘朵本拉村村民王军见证了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修通水泥路后,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组织村民参加种植养殖培训班,王军种植荷兰豆后于2018年底顺利脱贫。朵本拉村家家户户盖新房,户户增收有盼头。 

2019年底,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脱贫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现行标准下9.6万户35.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历史巨变,脱贫群众获得感极大增强。

如今,昆明市脱贫攻坚重心已由消减贫困全面转向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实现高质量脱贫阶段。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将遵循“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以防止返贫致贫为重点,以发展引领为要义,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久久为功、再接再厉,全面提升昆明市的脱贫质量,切实巩固脱贫成果,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把脱贫攻坚作为“试金石”

“五个贯彻”尽显担当之责

昆明市情特殊,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为一体,既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昆明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有3个以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省会城市,14个县(市)区中,9个县(区)有脱贫任务,其中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3个县(区)为国家级贫困县。

回顾扶贫5年来的历程,昆明市坚定贯彻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下足“绣花”功夫,咬定目标、坚持标准,保持攻坚态势,强化攻坚责任,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昆明特色的扶贫开发之路。

2017年至2019年,连续3年云南省对昆明市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评价均为“好”等次,2019年脱贫攻坚指标完成情况位列全省第一。

全市上下秉持初心和使命,将“五个贯彻”坚持到底,始终把全面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的底线任务。落实《国家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要求,确定脱贫攻坚的“时间表”,提出了梯次推进的“路线图”。严格实行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责任落到实处。成立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高位统筹扶贫工作,按照减贫和巩固两个阶段动态调整分指挥部,保持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领导和精准部署。贯彻“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要求,确定了“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工作思路,全市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9.88%下降为2019年的0%。

把脱贫攻坚视为“兜底线”

“六个抓实”达成群众之盼

昆明市全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用“六个抓实”让全市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昆明市抓实教育保障、医疗保障、饮水保障、兜底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辍学人数动态清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失学辍学学生。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每年都保持100%,住院医疗费用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达到91.4%,家庭医生履约率达到100%。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379件,102.58万群众受益。

符合参保条件的27.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4万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领取待遇。全市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任务全部完成,城镇化安置率达76.6%。危房改造达到安全稳固要求,三个摘帽县消除全部农村危房。

把脱贫攻坚当作“催化剂”

“三个发展”力促山乡之变

昆明市以促进脱贫地区发展生产为主旨,用“三个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全市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底每人每年3107元增加至2019年底的9228元。

在寻甸羊街镇,有一个占地面积300亩的新建大牲畜交易市场,该市场能进一步带动寻甸肉牛产业发展,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而随着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工作深入推进、重点项目以及惠民政策实施,寻甸肉牛产业和畜牧产业都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昆明市制定产业发展脱贫攻坚规划,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示范”工程,三个摘帽县产业发展覆盖率达100%,全部入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商扶贫覆盖189个贫困村。开展“百人出村、千人出乡、万人出县”劳务输出工程,探索“定向定岗订单技能培训+建制化转移输出+组织化稳岗服务+制度化规范安排”的工作模式,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01万人次。贫困地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14个县(市、区)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县级人民医院全部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各乡镇所在地的卫生院全部达标。

脱贫攻坚建成“连心桥”

“四个密切”促进城乡和谐

昆明市主动引导各方力量聚焦贫困地区、关心贫困群众,用“四个密切”加深与群众的交流,促进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并举。

开展“五讲五爱”主题实践活动和“两学三比”活动,在全省首创“双讲双评”活动,工作经验被省委、省政府肯定,并丰富和完善为“三讲三评”在全省推广。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人“领头雁”作用和社团对接资源的平台作用,成立覆盖市、县、乡、村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帮扶协会,构筑“1+N”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帮扶体系。237个民营企业和商会参与“万企帮万村”的精准扶贫行动,404支驻村扶贫工作队1239名驻村工作队员全部出战,4.4万余名各级干部职工全覆盖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9个县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及112个市级单位对三个贫困县区实行包乡包村对口帮扶全覆盖。

自2017年12月上海市普陀与昆明市结对帮扶以来,昆明市与普陀区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协作。跨越千里的牵手,让沪昆两地扶贫协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主要抓的良好局面,在组织领导、人才交流、项目投资、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校企村企结对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接下来,昆明市将重点抓好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激发脱贫地区发展潜能等方面工作,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在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让昔日落后地区成长为昆明经济版图的有益补充,推动城乡携手共同建设好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确保全市全面小康“一个都不会少”。(记者张星宇

编辑:曹月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