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2020昆明文艺周系列活动“诗昆明分享会”举行
昆明信息港    10-19 09:32:35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孙红亮 10月18日上午,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昆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美在春城”2020昆明文艺周——诗歌、散文朗诵会及讲座,在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钱王街88号)悦读小屋举行。参会嘉宾朗诵优秀诗歌作品,分享诗歌创作经验,畅谈2020昆明诗歌成就和发展。

2

会上,诗人欧阳文为大家朗诵《致光明及我的幽灵伙伴》组诗,表达她对生命和宇宙本源的探索和疑问;寻甸女诗人马丙丽为大家朗诵组诗之《早安》《一杯水》《我的骨头》《行走的土地》;费丹艺带来的《某个词的释义》,表达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对“接受”的感慨;东川诗人王焱朗诵《蜗牛》,表达人们在生活的油盐酱醋中渐行渐远,却可以在诗歌中,慢慢靠近,慢慢熟悉,自己作为诗歌爱好者,还是一只小小的蜗牛,在缓慢而坚定地行进。

在分享会现场,来自“花灯之乡”嵩明的嘉宾王安邦为大家清唱了一段花灯小品,获得满堂掌声。虽然没有二胡等器乐伴奏,清唱花灯也别有一番韵味。

5

会上,参会嘉宾纷纷围绕“2020年昆明诗歌成就和发展”主题,畅所欲言。曾应邀成为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的诗人祝立根认为,“诗人”这个身份更强调纯粹性,有一种纵深的挖掘性,集中于一点发力,呈现语言的美感和力量。诗歌是对诗人的心性、对自我、对书写对象深刻理解之后的情感表达。

诗人“温酒的丫头”王敏提出,自由是诗歌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作为人本身最核心的东西。诗歌是孤独的事情,很庆幸自己是孤独的,如果一个人没有面对过自己的内心,没有经历过孤独,很难和真正的自己碰面。面对自己,面对诗歌和面向人生,其实都是在同一个理念上。

诗人胡兴尚提出,每一个写诗的人,都有三种过程。首先是经验,凭经验、直觉来写诗;第二是阅读,在写诗的时候,要学习思考阅读,积累知识;第三是思想,诗歌作品里有自己的思想,上升一个高度。

1

诗人“铁柔”提出,写诗十年多,就像个人的变化成长一样,对诗的摸索和理解一直在变。曾经很多人和他说过很多想法,他认为诗其实就是一种精神里程,和个人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状况息息相关。诗歌是自己与自己较量对话的空间,并不等同于外在生活。

昆明作家协会主席张庆国表示,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写作来源于阅读。诗人写作需要相当大量的阅读,要读顶级的作品,读人类文学最杰出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才能写好。诗歌是诗人通过燃烧自己生命力来表达情感,要将自身特色融入到作品中。

《滇池》文学杂志负责人李小松认为,今天对诗歌的讨论主要围绕“生命”、“自由”、“个体”三个词展开。诗歌是对个体生命的回归,诗歌就是要呈现真实的自己。没有个体就没有自由,但自由不是随性而为,而是充满对另外生命的体贴、宽容、接纳,从心里善和爱散发出来的自由。

编辑:钱嘉榀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