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利民惠民,一直是城市唱响的主旋律。民生是幸福之基、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则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直接体现和重要保障。近期,2019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在全国31个省份的160个城市中,昆明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监测分值84.62分,排名从去年的全国第64位跃居第7位,位列参评城市中,西南地区第一、省会城市第二。
近年来,盘龙区高度重视民生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养老、教育、医疗、生态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领域,增加优质公共服务的供给,解决结构性民生问题,实施普惠性民生工程,办好扶助性民生实事,让生活在盘龙区的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盘龙区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发展养老服务工作,努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全区养老服务工作发展。
昆明市盘龙区社会福利中心
在盘龙区社会福利中心,院内环境优美,清静幽雅。花园亭台、小桥流水、鱼儿欢畅,设施设备等场所配备完善。作为政府公办养老机构,盘龙区社会福利中心为盘龙区户籍“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户”提供无偿服务;为低保或低收入家庭中孤寡,失能或者高龄老人提供低收费的服务;为政府“优待”对象中的失能、高龄老人提供适当优惠的服务;并兼顾面向社会失能和高龄老年人提供集中养老、社区日托养服务、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等服务。
当记者赶到福利院时,苏大爷坐在房间里专注的看着电视,看到记者进来,苏大爷热情跟大家打招呼,在简单的交谈中,他说:“在这里的生活非常好,吃得好穿得好,住的也好。每天的饭菜都不重样,院里的工作人员变着花样做,今天中午吃的鸡肉,昨天吃的牛肉,都很合口味,衣服啥的也不用愁,冬天发棉衣,夏天发单衣,护工还给我们洗衣服,照顾的无微不至!”
工作人员照顾老人锻炼身体
护理人员王阿姨在社会福利院工作已经很多年了,自来到这里,她就照顾这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回忆起这么多年的工作,她说:“刚工作的第一天我就不想干了,因为工作确实很辛苦,不仅要照顾老人的吃喝拉撒,还要帮助爷爷奶奶擦身子、洗澡,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身边的人都认为我的工作是一种大爱,是无私的奉献,我们就是在帮别人尽孝道,现在我也越来越热爱这份工作。”
据盘龙区社会福利中心主管护师苏思思介绍,中心由住养区、文化娱乐服务区、医疗保健康复区、体商健身区、办公区五部分组成,拥有一支由医师、护师、营养师、社工、护理员、志愿者等组成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团队。护理人员均持有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实现持证上岗,为自理老人、介助(半自理)老人、介护(不能自理)老人、孤残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休闲娱乐等服务。(昆明信息港 记者龙泉积 周弦 实习记者喻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