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绿春县平河边境派出所:警民鱼水情 共画同心圆
云南日报    10-23 08:19:21

一大早,绿春县平河边境派出所的党支部书记、政治教导员卓如军刚走出大门,迎面便遇到前来调解纠纷的哈尼族村民。

2

“卓教,我家的土地占用问题还请你们帮忙解决一下。”村民走上前陈述事件。卓如军耐心地听完后,拿起手机拨打给另一名当事人:“不管怎么样,还是请你到所里来,面对面沟通一下。”

很快,当事人来到派出所,在民警丘晓斌的带领下,走进矛盾纠纷调解室。“事件的详细情况,我们已经调查了解。”丘晓斌对当事人提出了几个可行的解决方法,“但是最好的方法,还是你们尽量各让一步,在这里达成和解。”

在民警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握手后并肩走出了派出所。这样的场景,在平河边境派出所是常态。“平河镇地处中越边境,这里世居着哈尼、瑶、彝、拉祜四个少数民族。在做好我们本职工作的同时,围绕各民族的基础工作也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卓如军说。

辖区群众信息录入更新、外国人日常管理、山林水土纠纷调解……各类基础工作汇集到派出所便民服务中心。说着少数民族语言的村民们进进出出,平均一天,这一间小小的房子要处理各类工作数十件。“对于不能到派出所办理的事项,我们的民警和辅警还要入村入户开展工作。”卓如军说。

近年来,秉承着各族群众“小事不小”的工作理念,平河边境派出所积极转变职能,民警们围绕守土固边、脱贫攻坚、维护团结、凝聚人心的目标,以“服务”深化警民鱼水情,于点滴中凝聚共同建设发展的力量,在多民族聚居的边境乡镇刻画出一幅民族团结的美好图景。

9月15日,红河边境管理支队平河边境派出所以维护民族团结、助力脱贫攻坚、打击违法犯罪的突出业绩荣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平河边境派出所在各大卡点布置警力,联合村委会及群众共同开展24小时疫情防控。在梅尼新寨卡点上的临时活动板房里,派出所辅警王红光已驻守6个多月。

“梅尼新寨是平河镇离越南最近的村子,居住着200多户瑶族群众,毗邻这里的还有哈尼族和拉祜族村子,管控好卡口,才能最大限度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王红光是平河镇的瑶族,他会说瑶族、哈尼族语言和普通话,被派出所的同事们称为“三语翻译”。

进行卡口过往人员与车辆的登记时,遇到不能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村民,王红光就成了沟通的“桥梁”。今年5月、6月间,受持续的暴雨天气影响,进入梅尼新寨的路段出现塌方。在没有物资运送进卡点的情况下,村民们自发为卡点工作人员送来了食物。“他们送来的东西帮助我们维持了基本的生活。”警民一家亲,同时,王红光等也在积极为村民们修复塌陷的田埂等。

梅尼新寨村小组长王腰由衷地说:“有了他们,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安稳,很放心。”

卓如军介绍,派出所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核心和龙头,着力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上下功夫,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核心堡垒。他说:“经过实践,这支辅警队伍发挥了很大作用。”

炊烟袅袅的拉祜寨,村民王九才到田地里把成熟的木薯挖出,种了花椒种苗进去。平河边境派出所的辅警李加鲁一边帮忙,一边讲解着种植技术,“花椒地里还可以套种土豆,等收成的时候,亩产值可以提高不少。”王九才看了看另一边长势喜人的水稻田,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云南日报 记者王丹/文  通讯员 谭震/图

编辑:合宇聪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