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黄河之滨也很美” 兰州提质增绿持续打造山水生态城市
昆明信息港    10-24 22:07:59

mmexport1603349313936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红鸾 10月21日,记者随“北丝路”牵手“南茶道”昆明媒体采访团走进兰州,实地了解近年来兰州市的城市建设、绿化造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切身感受金城兰州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兰州,甘肃省省会,市区内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是唯一一个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都说兰州地处西北,应是孤寂荒凉的,当记者走近兰州时,才发现这里有让人流连忘返的优美景色,有回味无穷的饕餮美食,有璀璨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多元丰富的民俗风情。金城深秋,南北两山层林尽染、百里黄河风情线绿柳依依,各类公园花团锦簇……尽情展示着山水相依,城林相融,园林相连的绿色画卷。

IMG_20201021_093105

70余载提质增绿  终把荒山变青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前,兰州是黄水照荒山,植被覆盖少,自然生态脆弱。民间有“皋兰山上一棵树,白塔山上七棵树”之说。因南北两山降水稀少且蒸发量大,为解决缺水问题,从根本上改善兰州地区生态环境,上世纪50年代,兰州市政府动员广大群众冬季背冰上山,把冰块埋于树坑或树根部,待次年春季冰块融化后用于植树造林。到了50年代后期,兰州人开始探索兴修水利提灌工程实施灌溉造林,并在艰苦探索中取得成功,大大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加快了荒山绿化的进程,到1982年底兰州保存造林面积1万亩。1983年,甘肃省委提出“全省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南北两山”的号召,300多家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承包绿化两山。

2000年,兰州实施完成了总投资达6.6亿元、建设任务为33万亩的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2007年,兰州南北两山又成功研发和实施了滴管技术,采取泥沙沉淀、钢管除锈、过滤等水质处理技术,使黄河水达到符合滴管水质标准的要求,利用管道通过毛管上的孔口和滴头将水送到树木根部灌溉。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南北两山绿化面积达到62万亩,成活各类树木1.6 亿株,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IMG_20201021_131510

从过去民间流传的“8棵树”到如今62万亩、1.6亿株成活树木,兰州人民历经70余载,历经几代人的精细规划和不懈努力,如今的兰州两山终迎破茧成蝶,兰州市民共享绿色红利“春有山花烂漫、夏有层峦叠嶂、秋有层林尽染,冬有松柏常青”不再是梦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在金城兰州生根发芽,今日南北两山层层峰峦、飞檐红柱、林木葱郁,放眼黄河,气象万千。是登高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持之以恒换来绿水青山生态保护治理再上新台阶。

精心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名片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风情线大景区是国内最大的城市滨水景观带。去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兰州视察,称赞“黄河之滨也很美”,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按照“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总体要求,在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率先发力,精心打造“黄河之滨也很美”城市名片,让黄河成为造福兰州人民的幸福河。一年来,大景区管委会着力做好“六篇文章”,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园林景观提升、环境秩序整治、旅游开发运营、服务功能完善、夜间经济发展等工作,风情线处处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市民游客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IMG_20201021_111759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本着“简约、标准、适用”的原则,将滩尖子湿地公园东侧河滩地改造成沙滩足球场5个、羽毛球场7个,配建步道4条,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在马拉松公园西端建成标准化笼式乒乓球场2处,安装乒乓球案8张,总面积400平方米;在月亮岛东侧新建空竹园1处;在音乐喷泉西侧、兰州港东侧新建儿童沙滩乐园2处。截至目前,大景区已高标准建成篮球场7处、网球场2处、羽毛球场18处、足球场9处、乒乓球场8处、空竹园3处、儿童沙滩乐园2处,安装各类健身器材166组,初步形成了大景区运动休闲带。

围绕尽快解决大景区“走、歇、看”问题,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重点实施了河道健身步道贯通项目,打造沿河健身步道循环圈,给广大市民游客提供集健身、游览、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优质出行通道。去年建成5米宽幅河道健身步道2.94公里,今年新建8.15公里,配套实施景观照明、休憩服务设施、生态恢复、绿化美化等工程,总投资1.18亿元,打通了七里河黄河大桥至雁滩黄河大桥段健身步道“断头路”和“堵点”,实现了核心区20公里步道全线贯通。

IMG_20201021_134017

按照“增绿、添花、加彩”的思路,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对南北滨河路核心区20公里公共绿地进行了补栽补植,更新老化退化严重的苗木草坪,补植斑秃裸露区域,增加观花及彩叶树种,投资1453万元,改造面积17.6万平方米,如今,在这条风情线上,以绿地、花坛、雕塑等组编成西北独有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历史长卷。中山桥、黄河水车、“黄河母亲”等为代表的一组组城市记忆,相互映衬,将古老的历史和灿烂的未来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

按照“宜花则花、宜草则草”的思路,对河滩地裸露区域进行了改造提升,大面积种植三叶草、野花组合,用较少的投入,改善了河道环境。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如今,人们只要走向街头,别具特色的植被景观,绿阴丛中的小游园,使人们充分享受到兰州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成果。

IMG_20201021_100448

兰州借用黄河穿城而过之灵气,充分发挥南北两山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让市民共享两山绿化成果,并注重依山就势造风景,发挥山静水动之美学价值,依山托水建设黄河兰州市区段百里风情线,努力建设独具特色的山水生态城市。

如今,兰州市基本形成了以黄河风情线为主线,以南北两山为屏障,以道路绿化为骨架,以小区绿化为点缀,以公园绿化为精品的框架格局。城市园林绿化不论从绿地数量和绿地质量、景观效果、景观管理水平等等各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目前,黄河风情线上已建成体育公园、水车文化博览园、音乐喷泉、银滩湿地等一大批设施和景点,整个风情线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水映城郭、树伴流水”的美丽风貌,被中外游客和市民誉为兰州市的“外滩”。

编辑:李丽朱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