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九湖保护治理进展如何?多部门集中“答题”
昆明信息港    10-28 08:44:05

九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云南生态建设的一件大事。日前,省人大常委会对九湖保护治理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省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

为做好这次专题询问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及省级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6个督察组,对九湖河(湖)长制和保护治理工作进行实地督察,形成9份督察报告,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要求,提出工作建议,并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省政府高度重视这次专题询问,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配合。

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回答问题时介绍,云南省始终把九湖保护治理作为大事要事来抓,强力推进九湖保护治理,认真落实“一湖一条例”,实施“一湖一策”,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不过,当前工作仍存在高原湖泊生态脆弱、补水不足,系统治理水平有待提高,基层落实保护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严格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

整体上看,目前滇池实现30年来整体水质最好水平。对于今年1月到8月水质有所波动的问题,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负责人分析了水质波动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从继续完善截污系统,减少入湖污染;高度重视城市面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一步增加牛栏江补水水量,持续改善滇池水质;持续开展滇池水环境跟踪监测和分析研判,做到精准治污、防范风险等方面,提出了确保实现今年保护治理目标的具体措施。

专题询问期间,相关部门负责人还紧密结合实际,就防止违规举债来进行九湖的治理保护、建立健全城镇生活污水收费制度、破解恢复法定最高运行水位难题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回答均表示满意。

进展

抚仙湖

澄江城区实现截污治污全覆盖

自去年6月至今,抚仙湖主要入湖河道如期脱劣,城区截污治污工程圆满完成,实现城区截污治污全覆盖,改变了工程实施前部分入湖河道沟渠污水直排、雨污混流等问题,为保持抚仙湖湖水长清提供了重要保障。

截污治污是澄江市在抚仙湖保护治理中实施的“三个一次性工程”(一次性生态移民搬迁、一次性“森林抚仙湖”建设、一次性环湖截污治污)之一。澄江动员各镇(街道)、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到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肃清主要入湖河道污染源,确保水生态、水环境安全。澄江市成立了作战指挥部,组建“一水两污”中心,全面统筹推进截污治污工作。

整治后,抚仙湖主要入湖河道逐步展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澄江还将推进抚仙湖北岸湿地项目建设,持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确保所有自然村达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Ⅰ档标准,全面提升防污治污精细化水平。

泸沽湖

交流水质监测项目进展

泸沽湖是我国第三深淡水湖泊,每逢冬末初春,湖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会异常超标,相关部门对此开展了一年多的监测研究。10月中旬,泸沽湖管理局召开“泸沽湖溶解氧评价暨湖流监测研究项目”咨询会,交流项目进展。

2019年开始,相关部门针对近年来泸沽湖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在冬末初春出现异常超标及泸沽湖湖流动力特征进行监测研究。研究人员在洛克岛安装气象监测设备,加强入湖河流水量水质监测,为泸沽湖保护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在“泸沽湖溶解氧评价暨湖流监测研究项目”咨询会上,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是否增加生物预警指标,建议选择典型年份对不同指标与溶解氧进行相关性分析等多方面展开技术交流并提出意见建议。丽江泸沽湖管理局负责人表示,通过两个项目研究,对泸沽湖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同时希望就下一步川滇两省如何统一目标及标准,共同治理泸沽湖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

杞麓湖

扭转保护治理被动局面

玉溪市近日召开的杞麓湖保护治理工作专题会议提出,确保各项保护治理措施落实到位,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坚决打赢打好杞麓湖保护治理攻坚战。

玉溪市将通过扎实推进畜禽粪便防控措施,严格执行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开展全流域畜禽养殖专项整治,坚决杜绝粪污入湖,加快相关工程项目实施,彻底截住生活污水,强化面源污染防治,坚决控住污染源头。在严控取水、倡导节水、科学补水上下功夫,科学合理实施生态补水。加快规划项目实施、确保“十三五”规划项目全面完工投运,充分发挥效益。严格执行河(湖)长派单制,统筹入湖河道生态治理,如期实现河道脱劣。

洱海

“双向派单”交办72个问题

近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纪委监委派出7个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专项检查组,对两个县市33类项目监督检查中发现的72个问题向有关部门进行了交办。

大理州采取“双向派单”的方式,强化对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工作中的问题整改,压实责任部门、牵头部门和监督部门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通过向县市及州级责任部门派出“整改单”,要求主责部门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逐项整改销号;向相关纪检监察机构派出“监督单”,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点对点”开展联动监督,查找问题背后的风险点和制度漏洞,为存在问题逐一“把脉开方”,对症下药。

相关

河湖长制技术培训会

在昆举办

日前,云南省河湖长制技术工作培训会在昆明举办。省内外专家进行了授课,进一步提高云南省河湖长制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深入推进河(湖)长制从“有名”走向“有实”的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全省有序推进国家、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河(湖)长制工作任务,并将在年底以前对照《2020年云南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要点》要求,对标对表,抓紧完成“十三五”规划项目、环保“回头看”等问题整改和项目验收工作。同时,各州市还将重点推进“剿灭”城市黑臭水体、河道采砂清理整治、水域岸线管控、水生态修复和河湖联合执法等专项行动,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及评估工作,加快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信息平台建设。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张海萍博士,河海大学唐德善、吴太夏教授等专家进行了授课,各州(市)县相关部门技术骨干参加培训。(昆明日报 记者杨官荣

编辑:李丽朱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