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细心的昆明市民在逛菜场或光顾各类餐厅时会发现,菜场以前脏乱的现象没有了,摊位更整洁了,市场也更为清洁、有序了;以前卫生条件尚可的小餐厅环境更优了,后厨也更卫生了,而大餐厅的“明厨亮灶”标准也更为规范了……这些变化得益于今年10月份以来,省市场监管局会同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净餐馆”“管集市”工作的推进力度,监管效能大幅提升,旨在让百姓进餐馆放心、逛集市舒心。
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1130户、农贸市场545个。在“净餐馆”专项行动中,全省113786户城区餐饮服务单位中,中型以上餐馆已全面完成检查,达标8252户,达标率88.9%,其中昆明、保山、丽江、普洱、楚雄、大理等6个州(市)已全面达标。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意味着,后疫情时代,政府监管部门通过行政命令与手段,规范了市民讲究卫生、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标准。从日常生活场景的改良与改善,让没有这方面意识的市民树立起“讲卫生”的生活习惯,让在这方面原本就有追求的市民感受到政府营造的日益优化的生活环境。
作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中的“净餐馆”与“管集市”的两个专项行动,现阶段“在农贸市场完成旱厕改造49个,安装洗手设施1084个;在室内公共场所安装洗手设施6848个。”在我们的印象中,农贸市场的旱厕和免费公厕是“脏乱差”的代表,如今去到这些地方,如厕体验有了较大提升,市内整洁了、地面干净了、洗手液也安置好了。因为环境优化,促使人们的行为也得到了转变,以前乱丢、乱扔、乱撒、乱尿的不良行为,在清洁、舒适的环境中,不良行为得到了规范,人们也开始有意识地想要成为一名文明人。这就是环境对于人的行为的助推作用。
此次由上至下发起的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从根本上能够给予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更为长远而优良的环境,环境的改善促使人们行为的改变,人们的举止又能进一步促进环境的改观,这一助推作用是相辅相成的,这一助推作用是显著的,目前全省正积极推广昆明市五华区集贸市场布点布局专项规划和集贸市场建设的好经验。希望此举能进一步推动全省各地启动一批拟提升改造和新建的市场,从而带动其他公共场所与领域环境更加优化,让市民的城市生活水平得到进阶式提升,让昆明重回“新一线城市”时,在城市环境考核的维度更具底气。(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