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以来,五华区高度重视,紧跟省、市步调,及时安排部署工作,全方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1月16日,记者实地走访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和华山街道翠湖社区,了解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
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将爱国卫生工作当业务工作来抓
据工作人员介绍,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把院爱国卫生工作当业务工作来看待,以创建“昆明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国家级无烟党政机关示范点”“昆明市健康单位”为抓手,大力推进院爱国卫生工作。
五华区人民检察院长期对办公楼内工作人员进行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普及,教育大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和,自觉养成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少聚集,咳嗽或打喷嚷时遮掩口鼻等文明卫生习惯,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全面提升防控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在公共场所自觉保持社交距离,遵守排队“一米线”。
院内设有专门的室外吸烟区,平时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引导外人来此处吸烟。作为无烟机关单位大力支持控烟劝导(巡查)员、控烟监督员、控烟督导员工作,做到有人管,有人督,有人教,全方位保证禁烟区域内无人吸烟。在食堂、厨房、泔水收集区等地方安放监控设施,并在公共区域设备大屏显示设备,进行实时、全员监督。
记者看到,院内还设有健身区域。据悉,检察院会定期组织全院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依靠单位现有体育设施积极开展健身和竞赛等活动。
“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后,大家健康生活的意识更加清晰,检察院的工作环境也更加干净整洁,内部队伍管理也得到了更加精细化的改善。”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立说。
华山街道翠湖社区:公厕日常维护保洁从6点到24点
华山街道翠湖社区党委书记马杰介绍,华山街道翠湖社区利用社区微信群,在社区5个网格居民微信群里推送《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倡议书》,呼吁广大居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关心、支持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
截止目前,辖区已全面消除裸露生活垃圾6处。排查主次干道,背街小巷3000余平方米绿化带、3座公厕全天清扫保活,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建立1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对每个小区配备了垃圾分类桶。配合驻区企业单位、学校、医疗机构、人员密集场所、城市道路及公园广场等安装洗手设施30余台。社区辖区内无旱厕,3座公厕均达到二类标准,未发现有收费情况,有安排专人管理,达到“三有三无标准,配备了洗手液、卫生纸、香薰,每天由管理人员用消毒液对公厕进行两次消毒、除臭。
记者看到,位于西南岛九曲桥旁附近的公共厕所,是一个流线型海鸥形状的屋顶,曾被评为“省级十大最美公厕之一”。逢年过节,人流量可达3万余人次。公厕日常的维护保洁从6点到24点,真正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
翠湖边,设置了一个公共直饮水点。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为了打造一个方便、卫生、安全的饮水工程。让往来的市民口渴时,可以喝上一口甘甜的矿泉水。同时又有低碳环保的作用,减少周边瓶装水的使用,减少市民乱扔垃圾的行为。”
五华区政府副区长、五华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徐静介绍,五华区开展集贸市场“四个一批”(改造升级一批、取缔关停一批、新建扩建一批、收购回购一批)工作,通过实行“一场一策”、会商会办、联审联批、考核奖惩等方式督促市场主体切实提升市场环境。充分运用昆明市网格化综合监督指挥中心五华分中心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及信息化手段,全面推行集贸市场网格化区域综合管理。
南强街片区实现App精准监管。五华区认真按照“净餐馆”行动达标标准,结合“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和制止餐饮业浪费行为工作,对南强街区的12家中型餐饮企业和53家小型餐饮和小吃店、49家小摊贩餐饮企业实施“一店一策”分类精准监管。采取“1巡2查3改4复审5达标”的模式完成整个示范街区的打造,并通过授权市场主办方对达标企业在App上进行日常管理,南强街片区成功打造为“净餐馆”示范街区并由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全省进行经验推广学习。
下一步,昆明市将按照既定部署持续推进“7个专项行动”,全盘推进督查考核工作,丰富宣传工作方式,联动市民,让全市人民上下一心,奋力拼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变化。(昆明信息港 记者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