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共舞长江经济带 看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滇西北粮仓”永胜打造三川田园综合体
昆明信息港    11-20 23:07:03

丽江市永胜县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县份,素有“滇西北粮仓”“鱼米之乡”之称。近年来,永胜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挥优势,打造三川镇田园综合体,同时寻求机会发展旅游。

打造田园综合体,逐步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目标

三川镇俗称三川坝,因盟川(桥头河)、汇川(板山河)、济川(清水河)三条河流从境内穿过,故得名“三川”。三川坝历史源远流长,当地翠湖龙潭出土的青铜器,是丽江范围内发掘到的最早的青铜器,经过考证,属战国时期文物。

1358247818

美丽的三川坝。供图

“三川镇历来就是丽江的粮食主产区,对确保丽江市、永胜县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永胜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杨德生介绍,整个三川坝有140多平方公里,坝内有5万多亩良田,坝区中央有1万多亩湿地,7000多亩荷塘,湿地内还有翠湖龙潭,湖水清澈见底,每到夏季,三川镇7000多亩荷塘蔚为大观,这也就是永胜十景之一的“荷潭莲锦”。2017年7月,三川镇成功举办了“永胜·三川首届荷花节”,2018年举办了第二届。

杨德生表示,永胜县在三川镇打造田园综合体,既可以建设美丽乡村,又可以保住基本农田,是个契合实际的规划。

webwxgetmsgimg

三川美景。李晓超/摄

2018年,丽江市委书记崔茂虎到永胜调研后,提出了打造三川镇田园综合体的要求。目前,三川镇田园综合体已经委托西北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其总体思路是:以国家关于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按照“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农户”的模式,打造“环境优美、农业现代、文化传承、功能现代、生态宜居”的城乡一体建设形态,逐步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城乡差距缩小等目标。

三川镇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进行,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其主要内容,是建设景观吸引核心区和休闲聚集两个区,建设荷花莲藕、软籽石榴、优质水稻三个产业园,发展农业板块、文旅板块、居住板块。其中,景观吸引核心区又分为水际风光区和湿地风光区,水际风光区要建设一个集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森林公园,湿地风光区要对5000亩湿地进行打造。

webwxgetmsgimg (1)

品质优良的三川莲藕。供图

三川镇为田园综合体建设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作:“诗画梦里 故园三川。”三川镇政法专职副书记季华新介绍,三川镇田园综合体建设的远景目标,是完善各区块功能和基础设施,逐步迈向城镇化。

依托边屯文化,寻求旅游发展机遇

除了在三川镇建设田园综合体,永胜县还依托中国永胜·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毛家湾毛泽东祖先纪念园、毛家湾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毛氏宗祠、程海、三川土林、红石崖古地震遗址、他留坟林、期纳古建筑群等,寻求旅游发展机遇。

1535791423

中国永胜·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记者江枫/摄

永胜县是著名的边屯之地,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王朝派兵30万进攻云南获胜后,实施了“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留下部分中原汉族军士屯守云南,其中,数千名汉族军士留在永胜屯耕。

屯垦军士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明、科技和耕作技术,坐落于永胜县程海镇凤羽村毛家湾的中国永胜·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对云南的边屯文化有着较为详尽的收藏、整理和阐释。

2034887473

中国永胜·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里关于“澜沧卫”的解释。记者江枫/摄

中国永胜·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负责人王建生介绍,经考证,毛主席的始祖毛太华,在元朝末年由江西吉州来云南“澜沧卫”戍边,并娶妻生子,后来才携其中两个儿子迁往湖南,他当时戍守的“澜沧卫”,就位于现在的永胜。

1095267161

永胜毛氏宗祠。记者江枫/摄

按照规划,中国永胜·云南边屯文化博物馆是中国永胜边屯文化博览园的一部分,博览园还包括边屯文化精神园、中华边屯文化区、农耕天下区、民族融合区、农业研发区、特色商业街、综合服务区、休闲养生区等功能区,其中,边屯文化精神园为重点建设项目。(昆明信息港 记者江枫

30621367

毛氏宗祠边屯文化馆里的藏品。记者江枫/摄

编辑:苏雯芊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