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赵书勇 通讯员刘磊 李麟)昨日上午,在晋宁区宝峰街道老总箐山上,3架无人机轰轰作响。原来这是晋宁区林业和草原局委托专业公司用植保无人机对云南松进行药物喷洒,防止云南切梢小蠹虫危害森林,守护当地13000多亩山林。
据了解,小蠹虫属蛀干性害虫,寄主范围广、扩散速度快、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是松林的主要危害虫种,也是近年来的防治重点。通过对云南切梢小蠹的综合治理,能够将发生区域内的小蠹虫危害株率控制在10%以下,使小蠹虫的发生面积逐步缩小,控制虫情向外扩散,有效保护森林健康发展。宝峰街道老总箐山上植被茂密,连片的云南松随深山连绵起伏,当前正是小蠹虫防治的窗口期。
记者看到,在工作人员手中,遥控器控制着无人机背着药水箱,卷起阵阵沙尘,稳稳上升,飞到森林上空,有序均匀地向着云南松进行防虫喷洒作业。 “高速、高效、精准、便捷、适应性强,这些都是植保无人机打药的优势。”晋宁区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杨艳琼表示,这次晋宁区山林防治面积为13000亩,预计在5天内药物就可以全部喷洒完毕,这是原来的人工作业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而且,利用无人机作业,无论是高山还是沟箐,药水都可以精准地洒落到林间松树上,在助剂的粘合作用下,将长时间地对小蠹虫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