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完善纵向治理架构 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昆明信息港    12-03 08:55:54

今年以来,昆明市牢牢抓住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1期试点的有利时机,创新探索具有昆明特点、边疆特色、时代特征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昆明路径”。通过完善纵向治理架构,健全“市级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难题;县级组织实施,解决突出问题;乡镇强基固本,解决具体问题;社区落实落细,解决服务问题”的高效运转体系,打通了市域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推进乡镇街道赋权赋能

全市4个街道试点改革

今年7月,云南省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在昆明市选取五华区丰宁街道、龙翔街道和西山区金碧街道、棕树营街道,开展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部分改革任务试点。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乡镇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昆明市最大程度为乡镇赋权赋能,试点工作重点以“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任务为目标,采取完善体制、健全机制两种方式开展。

其中,“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指的是赋予试点街道部分县级政务服务事项行使职权。“既要尊重群众美好生活的意愿,又要充分考虑乡镇街道的承接能力,做到放权有道。”目前,五华区、西山区正在梳理和编制拟下放试点乡镇(街道)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报请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后,老百姓就可以直接在家门口办事,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

按照计划,西山区金碧街道、棕树营街道将在整合街道现有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探索设立专门的审批服务机构,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五华区丰宁街道、龙翔街道将重点加强和规范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将街道具体面向群众办事服务的岗位集中到为民服务中心,将单一功能的服务窗口优化升级为综合性的服务窗口。

“一支队伍管执法”,指的是把直接面向人民群众、量大面广、违法频率较高、由街道管理更为方便有效的各类行政处罚事项相对集中到街道行使。同时,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逐步实现行政处罚行为、环节、结果等全过程网上留痕。

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

难事急事有人办、能办好

2020年11月24日7:58,有市民通过“网格昆明”微信公众号的“我要爆料”功能,向市网格中心反映:西山区髯翁园西南50米的垃圾房都堆满了,垃圾外溢到路边,又脏又乱。

接到投诉后,市网格中心于8:08将案件分派至西山区网格分中心;西山区网格分中心于8:20将案件分派至前卫街道办事处处置;前卫街道办事处及时安排环卫公司到现场对问题进行处理,10:55处理完毕后反馈至市网格中心;监督员现场核查后,予以结案。 

从接到市民投诉到问题处置完毕结案,只用了短短3个多小时。高效的处置效率得到了市民的认可。

市网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分为1272个管理网格(面积636平方公里),将门前三包、大气污染、滇池水环境、违法建设、毁林开垦、占用耕地等重点问题纳入网格化管理。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从源头上对昆明市林区内裸露土地、矿山、滇池周边管护等生态环境问题和大型垃圾渣土堆放点、违法违规建筑、城中村改造等城市综合管理问题进行监测。

全市建立了“市级大循环、区级中循环、街道小循环和社区微循环”的四级闭环分类处置机制,各级、各部门实现了案件的分级流转,不断提高案件流转和处置的效率。

同时,不断深化“1+5+X”网格化工作模式。“1”即每个管理网格设置1名网格长;“5”即将网格监督员、城管执法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环卫保洁人员和社区民警5类人员纳入网格中;“X”即根据工作需要,将各类社区专干、楼栋长、社区志愿者、物业管理人员等纳入网格中。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网格内的轻微问题日均处置4000余件,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昆明市重点聚焦民生关注,不断创新网格化管理机制。构建“接诉即办”的快速响应机制,实现对群众诉求“接诉即办、直派快办”;建立道路淹积水应急处置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反应快速、处置有力、运转高效”的扁平化预警处置机制,及时处置雨天主城区道路淹积水,缓解道路淹积水造成交通拥堵问题。

红色物业暖民心

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走进盘龙区华润中央公园小区,19栋住宅楼,都贴着一张醒目的标识,写着“党员在您身边”,还注明了联系方式和工作职责。业主可第一时间联系到相应网格员,快速解决问题。

2019年,华润中央公园小区被评选为昆明市“红色物业”项目。整合社区党建网格员、物业楼栋管家、“红色志愿服务队”等社区服务力量,协调解决业主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打通社区治理堵点。

疫情防控期间,“红色志愿服务队”发挥了大作用。业主没有口罩、消毒物资、急缺新鲜果蔬等,“红色志愿服务队”总是第一时间赶来,为业主提供送水、送菜、送口罩等生活服务。

平时,小区“红管家”通过走访入户、会议座谈、设立意见箱、业主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和收集业主意见建议,根据业主需求量身定制服务菜单,细化服务项目,提升了物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小区还有专属的App,业主只需指尖一点,就能轻松将反映的问题自动派送到各个端口的负责人处,端口人员必须在20分钟内接单,并在24小时内处理完成。小区还打造了党员活动室、红色议事厅、综合治理中心等一批红色阵地,为小区业主定期开展交流讨论、民情分析、矛盾调处等活动提供场所。

事实上,华润中央公园小区只是昆明“红色物业”的一个缩影。2019年以来,昆明市创新实施“红色物业”,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小区物业组织、工作、运行、服务“四个体系”。

“红色物业”全面提升了全市小区物业服务覆盖率和服务水平。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物业管理机关诉讼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1.9%,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覆盖率从年初的17.76%提升至31.52%。

按照计划,2020年底,全市物业企业党组织覆盖率不低于50%,工作覆盖率100%,更多物业企业将投身“红色物业”品牌创建,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昆明日报 记者唐丽)

编辑:张玉玲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