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2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号召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聚焦新发展目标,践行新发展理念,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
即日起,昆明信息港将对各县(市)区、开发(度假)区、自贸区昆明片区主要领导就如何把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尽快转化为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全会精神转变为具体工作措施,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进行访谈。
中共官渡区委书记和丽川
12月17日,中共昆明市官渡区委书记和丽川参加访谈,针对官渡区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及明年全区工作安排部署进行了介绍。
主持人: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指出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官渡区作为昆明城市新中心,是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和丽川: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收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立意深远、主题鲜明,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特别是全面总结了昆明市“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显著成绩,极大鼓舞了全市干部群众精气神,凝聚起了发展正能量。官渡区作为昆明城市新中心,在“十三五”时期,严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官渡贡献”。
一是围绕中心抓统筹。官渡区主动融入市委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战略部署,在全市率先制定了《官渡区争当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排头兵行动纲要》,创新编制《战略驱动与创新发展系统规划》等,强化顶层设计,从“四个争当”“三个助推”的提出,到全面争当排头兵,再到打造昆明城市新中心,聚力自贸试验区主战场,对标市委、市政府对官渡区明确的“昆明城市新中心、综合枢纽重要承载区、开放发展引领区”三大功能定位,为官渡每一步扬帆起航确定了航标、奠定了基础。
二是增量提质稳经济。官渡区紧盯市委“188”重点产业,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布局,从“9+1”重点产业到构建“4321”金字塔型产业生态圈,促进三次产业结构比从“十二五”末的0.6:36.6:62.8调整为2019年的0.6:32.5:66.9。中铁建、保利、滴滴出行等10余个总部项目落户,奥特莱斯项目落地运营,荣获“2020中国楼宇经济投资高地城区奖”,会展业实现经济收入连续四年占全市总量近50%,被评为“2018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奖强区”。自2016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各县区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以来,经济总量连续四年领跑全省,2018年大步踏进百强区,位列52位,2019年提升到46,2020年再次进位至第40名,全省第一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成功入选《2020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
三是坚持不懈促改革。官渡区把深化改革作为关键一招,树立“所有部门都是自贸试验区的部门、所有街道都是自贸试验区的街道”理念,主动承接、超额完成年度试验任务,成功获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国家知识产权中心落户,建成市场主体智能分析监管平台、区级政府治理大数据平台及中国普洱茶科技数字馆。举办数字大会,加快建设数字自贸港,上线全省首个螺蛳湾小商品价格指数、CA认证电子劳动合同服务平台等,在全省率先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五级联动全覆盖,市场主体总量和增速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
四是齐抓共管保环境。官渡区坚持建管并重,促进城市更新改造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创新“五个一”网格化管理模式,融合“群众需要、书记吹哨、部门报到”等制度,提升整治机场路、南绕城等26条道路及沿线周边环境,常态化开展创文工作,加大农贸市场周边、背街小巷等监管力度,完成南北大道规划编制,全面启动“三旧”改造连片开发,创新织布营微改造成为全市样板。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动“三年攻坚”行动,构建起“三级河长四级治理体系”。推进河湖“清四乱”,建设美丽河道,超额完成四项主要污染物入湖污染负荷削减目标,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和黑臭水体。建成西亮塘、王官、星海等10个湿地,被评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区”。
五是凝心聚力惠民生。官渡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办好惠民实事,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突破。深入实施“三名”工程,西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大附中等10余所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先后落地,区一中顺利通过一级一等高完中省级评估,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人数连续四年相当于全市其他3个主城区总和,高考一本率连年大幅提升,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等称号。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省妇女儿童医院新院、省中医院等项目加速推进,全省首个区级养老综合服务示范中心投入使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总量居全省第一。创新开展历史遗留问题攻坚年行动,支持中豪螺蛳湾集团成功重组,逐步解决群众难点痛点问题。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帮扶禄劝县雪山乡等顺利脱贫摘帽。
六是持之以恒抓治理。官渡区以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首创“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模式,出台“1+7+N”系列文件,强化党建引领,统筹整合多方力量,融合“吹哨报到”等制度,实现基层治理成效多点开花,共建共享格局初显。建成全省最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全省首个正能量网红服务基地、“四级一体”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红色物业”等工作,打响全国、全省品牌。严格落实“三年部署”要求,重拳出击扫黑除恶,整治乱点乱象,打掉涉黑组织2个,涉恶犯罪集团、团伙12个;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战争,“毒品中转站、集散地”通报警示地区顺利摘帽。
七是矢志不渝强党建。官渡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突出政治建设,实施“固本强基”行动,全省唯一一家县区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建成“环滇池党建长廊”,推动各领域700余家党组织融入区域化党建。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全市率先提拔使用6名疫情防控实绩突出的干部,出台城市更新改造容错纠错办法等制度,为37名干部澄清正名,风清气正的生态逐步完成。
主持人:此次市委全会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请您谈谈官渡区将围绕哪些重点工作抓好贯彻落实?
和丽川:官渡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好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盯“昆明城市新中心、综合枢纽重要承载区、开放发展引领区”三大功能定位,突出“七个聚焦”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担当、积极作为,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聚焦打造昆明城市新中心。官渡区将主动服务和融入昆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战略,树立“时间换空间”理念,以飞虎大道昆明城市新中心为发展轴,形成巫家坝总部商务功能区、特色文化体验功能区、螺蛳湾国际商贸功能区、滇池生态休闲会展功能区、金马科创健康功能区、都市时尚消费功能区六大功能片区,打造“一轴六片区”的产业空间格局。筑牢产业体系基础,以地产经济、会展经济、商贸物流、高端智造4个基础产业筑本强基,以大健康、文化创意、休闲旅游3个配套产业助推升级,以数字经济、结算经济2个主导产业赋能扩能,以服务贸易为1个机会产业提质聚力,构建“4321”金字塔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四个层级产业生态圈,推动官渡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第二,聚焦建成综合枢纽重要承载区。官渡区将抓住“两新一重”等政策机遇,把城市更新改造与产业发展、国土空间、城市管理、基本公共服务等有机融合、全面叠加,保护城市传统格局和肌理,统筹实施“三旧”改造连片开发。配合做好昆明火车站铁路、昆明东站等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推进巫家坝、滇池会展等重点片区道路和交通枢纽建设,打造互联互通交通枢纽。以螺蛳湾、凉亭等片区为重点,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总部,打造线上线下物流枢纽节点。以新技术和数据为驱动,主动融入省市数字建设机遇,加快数字自贸港建设,多领域构建数字应用场景,打造互联互通数据枢纽。
第三,聚焦建设开放发展引领区。官渡区将注重对外开放能级提升,依托自贸试验区主战场优势,融入参与“一带一路”等建设,强化项目建设、投资管理、金融服务等创新,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新发展格局。健全与综合保税区、空港经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动错位发展机制,深化与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强与边境州市合作,探索建立“官渡+”共建合作联盟,拓展上下游合作空间,推动合作共建共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拓展“放管服”成效,接轨国际经贸规则,推进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积极落实“负面清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第四,聚焦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官渡区将瞄准制约瓶颈,盯住关键节点,精准推进、精准发力、精准突破,主动服务和融入创新型国家、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持续提升R&D占比,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深化国资国企、金融供给侧、财税领域等经济领域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制机制,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中高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创新人才管理任用方式,引入更多擅长自贸试验区、数字经济、服务贸易等建设运营管理人才,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筑牢支撑。
第五,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展示区。官渡区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深化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加快实施滇池保护治理项目,强化地下管网疏通和建设,筑牢湖滨屏障,确保河畅、岸绿、水清。加快湿地连片建设,构建环湖特色廊道,融合旅游、科教、休闲等功能,提升绿化品质和管养水平,打造国家级湿地。实施城市增绿行动,按照建设标准,提速巫家坝中央公园等城市绿地项目,开展美丽河道工程,形成布局合理、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公园绿地体系。
第六,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幸福城区。官渡区将深化“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模式,完善“1+7+N”制度体系,构建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可操作的制度体系。将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促进“名园融园”,发展普惠性教育,建立国际教育交流体系,推动教育国际化。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机制。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加强文化工程和项目建设,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打造一系列官渡文化品牌。
第七,聚焦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官渡区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核心作用,广泛团结一切力量,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把上级决策部署落实落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能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昆明信息港 记者龙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