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赵书勇) “成就重大、鼓舞人心,蓝图宏伟、催人奋进。”安宁市委书记张勤勋表示,昆明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深刻分析了“十四五”时期昆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清晰展望了到二〇三五年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反映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声,是引领全市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纲领性文件。
“聚焦新发展目标,践行新发展理念,我们要在昆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历史征程中展现安宁担当。”未来五年,安宁将抓住高质量跨越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激发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豪情,瞄准“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结合昆明市委对安宁市的新定位和新要求,紧紧围绕“1134”这一思路来谋划发展:
第一个“1”指的是抓牢“大赶考”这条主线,通过深入实施“大赶考”,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推动安宁市更加富有成效地“向上争、向外比、向下跑”“扛红旗、树典型、出经验”。第二个“1”指的是树立城市学习赶超标兵,在时隔25年后,安宁再次把江苏省张家港市作为安宁中长期学习追赶的标兵,全面对标张家港,紧盯短板弱项,精准攻坚突破,以“样样争第一”的雄心壮志,推动全市各项工作“再攀高峰”。
“3”指的是安宁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即紧紧围绕昆明市委提出的“新型城市化先导区、昆明现代工业基地”的定位,把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西线经济走廊、滇中最美绿城、中国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标兵”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路径,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奋力开创新时代安宁跨越发展新局面。
“4”指的是将安宁1300平方公里划分为四大板块,构建以连然和金方为主,太平新城和职教园区为辅的城市化加速区,充分发挥省会向西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为承东启西、辐射南亚的都市化、时尚化、国际化城市;构建以青龙、禄脿、草铺为主的现代工业发展区,打造石油化工、钢铁及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集群,着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国家级石化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构建以温泉为主的文旅大健康功能区,依托“天下第一汤”“摩崖石刻”等自然和人文优势,打造一条纵深达57公里的沿螳螂川旅游带,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会客厅、世界级温泉文化小镇;构建以八街、县街为主的农文旅融合拓展区,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建成“农文旅”健康生活目的地和500平方公里田园综合体聚集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非常重要。安宁将全力融入、服务主城昆明发展,在发展思路上突出把握好三个关键。一是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坚持解放思想,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努力跳出传统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和惯性,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更大的坐标系内审视自我,做强做优工业经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安宁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二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导向。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格局,快速推进片区开发,大力推进南部地区农村发展,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确保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化、融合化发展。三是以推进昆安融城一体化为目标。以全面融入昆明主城,服务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关键、以产城融合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在昆明西收费站外迁、轨道交通安宁线、动车温泉站建设上力争取得实质突破进展,实现“昆安一体化”多点突破、连点成线、纵深推进。在工作举措上,安宁将狠抓产业升级,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狠抓城乡统筹,持续提升城乡内涵品质;狠抓社会事业,全方位改善提升民生福祉;狠抓生态保护修复,高标准打造滇中最美绿城;狠抓创新实干“大赶考”,坚持不懈推进党的建设,为推动安宁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