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边境口岸开办起19家“国门书社”
昆明信息港    12-25 08:14:57

记者从12月25日举行的云南省“回眸‘十三五’ 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0场——文化繁荣发展专题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民族文化强省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以南亚东南亚国家为重点,构建了立体化文化交流传播体系,生动展示七彩云南美丽中国良好形象。云南在全国首创“国门书社”,在中缅、中老、中越边境口岸开办19家“国门书社”。

全省建成文明实践中心126个

“十三五”期间,我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广泛开展“云岭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云南好人”等评选活动,选树推出杨善洲、高德荣、朱有勇、杜富国、张桂梅等重大先进典型。在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昆明市、曲靖市、普洱市、景洪市、石林县、楚雄市、澄江市7个城市评选为全国文明城市,加上复查确认保留称号的安宁市、腾冲市,全省共有9个全国文明城市,总数跃居全国第10位、西部第2位。建成文明实践中心126个。全省注册志愿者总数482.94万,注册志愿服务组织2.1万个,2名志愿者获得“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称号。

全省共建有公共图书馆151个

深入开展“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实现省、州(市)、县(市、区)、乡(镇)、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全覆盖。滇西抗战纪念馆、云南省博物馆、云南大剧院等一批重大文化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全省共有影院336家、屏幕1423块,129个县(市、区)均建有数字影院,2019年电影票房收入9.48亿元。全省共有出版单位173家。

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建有公共图书馆151个、文化馆149个、美术馆4个、非遗中心27个、乡镇文化站1445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3442个。文化惠民常态推进,完成惠民演出48283场,观众人数达6000余万人次。

“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备案博物馆、纪念馆49个,占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新建成备案博物馆数量的三分之一;全省举办陈列展览4511个,免费开放参观人数总计9523万余人次。

入选“中国文化艺术之乡”20个

电影《独龙之子高德荣》获得2016年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奖;电视剧《锻刀》荣获2017年全国电视剧收视第一名,获得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突出贡献奖;广播剧《永远的更路簿》获得2017年第14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西南联大》获得国家广电总局2018年理论文献片类优秀奖;纪录片《落地生根》(第一季)2019年获得第13届中国纪录片创优评析社会类一等奖;《都是一家人》列入2019年全国优秀电视剧目,获得2020年第32届电视剧“飞天奖”提名奖;维西县傈僳族《瓦器器》获得第十七届全国“群星奖”;6位作家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

全省新创、原创大型舞台艺术作品50余台,我省入选“中国文化艺术之乡”20个,命名“云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6个。重大文艺活动精彩纷呈。

民间工艺品成农村创收重要来源

2018年末,全省特色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686.02亿元,占全省GDP比重3.3%;全省旅游文化产业增加值2111.16亿元,占GDP比重10.1%。金彩影业、骏宇文博、天游科技等文化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以“金木土石布”为核心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特色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建水紫陶、鹤庆银器、个旧锡器、剑川木雕、开远根雕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年产值均在10亿元以上,大幅增加了农村群众收入。

以云数传媒公司输出中国DTMB技术标准、《吴哥的微笑》旅游演艺项目、金边中国文化中心为代表,云南文化企业成功走向南亚东南亚国家。

文化影响力在周边国家持续提升

在全国首创“国门书社”,在中缅、中老、中越边境口岸开办19家“国门书社”。先后在泰国、老挝、柬埔寨、尼泊尔四国成功举办跨国春节联欢晚会。云南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实体书店10个,包括8个华文书局、1个“中华乡愁书院”、1个胞波书社。持续开展的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中国—南亚东南亚艺术周等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我省与文化和旅游部共建和运营管理柬埔寨金边、缅甸仰光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缅甸云南文化年”“德国云南文化周活动”等,持续举办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中缅胞波狂欢节、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等活动。(昆明日报 记者李丹丹)

编辑:周拓    责任编辑:昝娟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