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云南省“回眸‘十三五’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全面深化改革专题发布会在昆举行。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陈云波介绍,过去五年我省聚焦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加快改革,有效促进了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扎实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新闻发布会现场 张成 摄
陈云波介绍,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云南蹄疾步稳。聚焦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加快改革,有效促进了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扎实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实施云南省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指导意见,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制度,制定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达到39个,在全省129个县(市、区)积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工作。颁布实施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建立全国唯一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构建九大高原湖泊“保护优先、严格管控、一湖一策、系统整治”的新思路,创新建立跨省湖泊保护治理新机制,积极推进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施治转变。
实施污染防治8大攻坚战、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全面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厕所革命”,新建、改建城镇公厕12624座,城镇建成区旱厕全面消除。
构建制度化、规范化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机制,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省1.78亿亩可利用草原已100%完成家庭承包,2019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4%。
建立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补偿省级奖励机制,与四川、贵州两省在赤水河流域建立跨省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三省共治”模式。(云南网 记者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