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脆的水滴声后,红色的主页面随之展开。轻点“听理论”板块,《青春告白祖国》的讲述声深情传出。清晨醒来,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学生高红用“学习强国”App开启了新的一天。
“梦想从学习开始。”从“学习强国”汲取能量与养分是学习者们的习惯与爱好。分享与学习让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让每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有方向可以奋斗奔跑、努力逐梦。
比学赶超 蔚然成风
“权威、快速、丰富”。这是昆明市第九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杨瑾对“学习强国”的评价。
包括杨瑾在内,来自昆明市第九幼儿园党支部学习管理组的34名学员常居西山区教育党工委学习管理组日总积分第一名。运用“学习强国”App增强学校教职工凝聚力,“攒积分、比学习、求提升”成为学校管理、加强党建,补短板、强能力的“充电宝”和“加油站”。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发生让幼儿园推迟了开学时间,但通过“学习强国”,市九幼的教职工们不断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从停课期间线上课程的设计,到主题党日的线上学习,再到教职工们学习积分的比学赶超,“学习强国”不仅是一个学习平台,同时也是一批批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家园与知识宝库。
群内每日打卡签到、闹钟定时“学习”分享、随时交流答题心得……在官渡区金马街道东骧社区里,围绕“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和昆明学习平台迸发出不少学习智慧。“监督化、可视化、常态化是我们总结出的经验。设专人督促学习情况,建微信群展示学习成绩,直到‘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东骧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玲玲说。
党员齐上阵,群众同学习。基层学习热情如同星星之火燎遍草原。“我们社区不断带领辖区居民积极学习,如今学习之风已经蔚然盛行。”五华区护国街道景星街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桂琼说,学习不能只为了获得积分,归根结底是为了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海量资源 挖掘宝藏
上英孚公开课、英语大课堂、少儿国学礼仪;看电视直播、追剧、看电影;学做菜、学Python、学手工……囊括海量免费资源的“学习强国”早已成为许多学习者的珍藏App。
“从‘学习强国’中了解重要活动、重要会议、重要文章,对于学习新思想很有帮助。”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泰国研究所所长余海秋说,从孩子学习钢琴演奏,到老人了解养生知识,“学习强国”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文艺、哲学、历史、科技等领域,百科全书式的学习平台成了工作和家庭的知识宝库。
在五华区护国街道祥云街社区工作人员张严严看来,“学习强国”里的科技文化、生活技能、古典文学等方面的资料,能让社区工作者在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也丰富了科学文化水平,工作能力与学习能力随之不断增强。
“孩子学习、知识解析、生活窍门……遇到生活难题在‘学习强国’里搜索,总能有新发现。”官渡区金马街道建工社区党总支书记江海榕说。“学习强国”平台里不仅有大量古今中外原著、原文、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理,还有许多课程教材、摄影图片、好人故事。学习后争上游、智能答题等板块让知识学以致用,让知识学得深、记得实。
汲取能量 成就自我
“‘学习’是成就梦想的起点,追逐的梦想便是‘强国’”。南方电网昆明供电局员工吕金的学习积分已达32426分,是一名“学习达人”。作为学习爱好者,他与其他两名同事成立学习小组,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彼此分享学习心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是众多学习者的心声,通过日积月累,吕金的学习习惯与知识储备都有明显提升。
通过两年的学习,“学习强国”已经成为西山区海口建磷中心学校教师敖彩鹤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早上醒来就会打开‘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和昆明学习平台,通过学习汲取能量,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一天的工作与生活。”敖彩鹤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将学习变成一种习惯。
对于云南民族大学学生李天百来说,“学习强国”是最可信赖的新闻发布平台。“在自媒体泛滥、新闻质量参差不齐的时代,‘学习强国’无疑是最权威的新闻平台。在云南学习平台上线后,‘讲好云南故事’这句话从未如此贴切。”李天百说。
思想田野里的每一寸躬耕,总能在实践中寻得收获。摘抄句子、收藏美文、积极评论……在积极学习的两年时间里,官渡区六甲街道基层党建办工作人员李姝谚通过“学习强国”不断汲取知识。近段时间,她作为通讯员署名的文章被“学习强国”昆明学习平台收录。这是她在学习中日积月累后结出的甜美果实。
学无止境 迈向未来
增进理论修养、提高思想觉悟、涵养理想信念……在“学习强国”这片肥沃的知识土壤里,每一个积极学习的人都从其中找到精神寄托与前行方向。迈进2021年,学习者的脚步蹄疾步稳,永无止境。
经过两年的学习,云南建投安装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段峥毅的学习习惯早已养成。他把“学习强国”平台作为提升自身素能的重要载体,他期待将学习之美传递给更多的人。
“‘学习强国’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融媒体平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新的一年我将会履行党员不断学习的义务,每天必看、每天必学。” 余海秋说。(昆明日报 记者任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