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楼梯是居民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后一步”,看似事小,却与居民的幸福感密切相关。不久前,位于长春市朝阳区的省委老干部局宿舍,新装的电梯拿到了“户口”,居民可以正式使用电梯。这部备受瞩目的电梯运行得如何?日常的维护成本要多少?给老旧小区居民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进行了一番实地探访。
省委老干部局宿舍的两部崭新电梯矗立在单元楼外格外引人注目,电梯通道采用玻璃拼接,外观看起来十分大气。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小组”成员刘先生说,该小区只有一栋楼,建于1999年,23户住户老年人占90%,“有了电梯,生活方便多了,邻居们都非常支持安装电梯。2020年4月份开始征求意见,很快就完成签约。一部电梯政府补贴22.5万元,其他费用居民自筹。”加装电梯是件大好事,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在项目开工前,居民们特意邀请专家对电梯规格、救援通道设置等问题进行指导。
走进一楼电梯连廊记者注意到,这里安置了摄像头,电梯每层的连廊处都有一组白色的暖气片,记者伸手摸一下非常热乎。“我家住在2楼,年龄大了,爬楼梯一直是我跟老伴最头疼的事。如今加装电梯,不仅上下楼一键直达,幸福指数也直线上升。”81岁的王福贵笑容满面地邀请记者体验,王福贵刷下电梯卡,电梯自动运行至二楼,“我们的电梯每次搭乘必须先刷卡,这样可以提升安全性。”王福贵在自家连廊处还摆放了几盆绿植,很温馨。据介绍,原来因为上下楼不方便,住在高楼层的几户人家搬走了,现在有了电梯,一些邻居决定搬回来住。
电梯出故障怎么办?日常的维护费用如何筹集?刘先生介绍,目前电梯的维护费用主要包括运行电费和维修年检费用两部分。电费方面,由于在建成时就设立了单独的电表,每户居民缴纳200元/年的电费,存入专门设立的账户,不够大家再均摊。出保质期后,维修年检方面的费用会征求民意,根据均摊的原则筹集。为了规范电梯的使用,居民们还制订了《电梯使用管理公约》,包含不得超载使用电梯、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电梯等4项25条规定,每户缴纳设备安全备用金500元,一旦有人违规操作导致电梯受损,先启动备用金进行维修,最后再由责任人补偿。
“安装电梯不仅提高了大家的幸福指数,也大大增强了居民的凝聚力。”刘先生说,借助加装电梯的契机,大家还筹钱对小区进行了全面整改,平整路面,疏通下水,还将小区大门、电梯连廊门的控制都集中在电梯卡上,实现“一卡三通”,出行和安全都有了保障。(长春日报 记者袁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