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 正文
“云咖”之路在自己脚下!
云南网    01-13 10:47:39

工人正在处理咖啡鲜果。图片来自云南网报道截图。

从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与阿里巴巴之间的“云南咖啡疑云”,到云南主要咖啡产区咖农、咖啡种植合作社、咖啡种植企业控诉国际咖啡巨头压价收购,连日来,云南咖啡反复见诸媒体,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这样的被关注或许能对云南咖啡找寻出路有所助益,但是笔者认为,归根结底出路必然得靠自身努力去铺就,“云咖”之路在自己脚下。

出路是等不来的,不迈开步子,任何地方都是死路。2021年1月5日,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发布申明:明确协会和阿里巴巴在信息沟通上存在误会,阿里和省咖啡协会帮助云南咖啡能够更好更快发展的初心一致。除了阿里巴巴表态将更加努力的支持云南咖啡产业发展,京东等平台,也正在积极为云南咖啡找出路,帮助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日渐繁荣的当下,任何产业显然都要向“数”而行。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连接网络这条高速路的“匝道”并非现成的,而自强则是修筑这条“匝道”的必然前提。

自强的关键在“自”,立足自身才能谈得上逐渐强大。控诉国际咖啡企业,制定收购标准,以低于期货价格收购;申请公益诉讼律师帮助,起诉国际咖啡巨头偿还百亿损失。一系列举动看似轰轰烈烈,事实上于自强而言意义不大。根据云南省农科院相关数据,目前国内98%的咖啡产自云南。2019年,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达158.92万亩,产量14.62万吨,在全球咖啡总产量中的占比也仅为1.5%左右。这样的占比对国际咖啡期货价格影响有限,而且如果作为速溶咖啡原料出口的话,低端的地位也就决定更难影响价格。

正所谓,在别人的一亩三分地里是找不到自家路的。因而,在国际咖啡输出国组织呼吁全球咖啡种植区域,要求国际咖啡巨头提高咖啡豆收购价格的背景下,我们也有必要采取行动维护自身利益。但云南咖啡的出路显然不在把希望寄托于资本放弃逐利的本性上,而要把握住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食品牌”和全省八大高原特色产业的重大契机,刷新产业定位,摒弃低端的产量搏杀,在质量、品牌上用功更要用心。要想形成云南咖啡自身的产业竞争力,靠1.5%的占比怎么影响世界?除了以高品质打响云南咖啡品牌,别无他途。

产量并不代表销量,丰产也不意味着丰收。据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30年来,相同品质的云南咖啡,相比其他地区每吨少卖了3000元左右,粗略估计,30年来损失了上百亿。这笔账究竟应该算在谁的头上?市场经济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但云南咖啡为何贱卖的问题应该回答,也必须回答。只是回答这一问题的目的与其放在为过往要补偿上,倒不如用好问题的答案去谋划、去行动,铺就云南咖啡的自强之路。(特约评论员霍弗

编辑:周然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