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这些老青石板路 印刻的昆明时光
春城晚报    01-19 10:55:23

近日,祥云街附近施工工地上发现了疑似民国时期的老青石板路遗迹,两尺长的青石板地砖上纹路清晰可见,板砖上沟壑起伏,方寸间印刻的正是昆明的一段老时光。如今,昆明主城内还有没有其他老青石板路呢?据昆明本土历史学者庄国祥介绍,有三个地方市民还能踏足。

钱王街附近

20余米长青石板路保存完好

热闹的钱王街附近,马家大院后有一条人迹鲜至的小巷,这里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春恒商号”旧址,商号门前是一条20余米长的青石板路,路况较好。商号的正门口处有一段青石板路被挖开,重新填上了正方形的青石板。

庄国祥说,他小时候在景星街附近的外婆家长大,那时这些路就存在了,现在巷子里的路依旧是小时候的样子。他小的时候,旁边的整条文明街都由青石板铺成,多年前他亲眼见青石板路被覆盖在了新建的道路下面。

记者蹲在地上仔细观察这些地砖发现,它们几乎和近期在祥云街上发现的青石板路地砖一样,长度、宽度和纹路都十分相似。庄国祥说:“这一小段路也应该是民国时期的。”他还记得,以前的顺城街是由鹅卵石铺成的,“一块鹅卵石有拳头那么大,全部的石头大小几乎一样,规整、好看,走起路来有点硌脚。”

圆通寺

盘山青石板路文学气息浓重

进入圆通寺,往里走到寺庙后面的山脚处,一条近一米宽的青石板路直通山顶的后殿,有些青石板已经被磨得发光发亮。庄国祥说,这条青石板路的历史应该会更久一点。他说:“这些石板上纹路的雕刻方法是使用錾子垂直錾刻而成,路上有很多小坑。而民国时期的石板则刻出一条条横向的纹路,防滑性会比前者更好。这条路应该是在民国前的明清时期建起来的。”

这条直通山顶的青石板路依山而建,蜿蜒曲折,靠山的一侧还有不少诗词、经文、石刻像等,文学气息浓重,是一条比较有特色的老青石板路。

登华街

被列为五华区文物保护单位

在黄公东街上,庄国祥兴奋地对记者说起他小时候和伙伴们在附近玩耍时跑过的青石板路。远远地,他指着黄公东街另一侧说,那些就是当年老青石板路的板砖。记者顺着他指的方向仔细看,一块块完整的、残破的青石板砖块被镶在了墙上、花台上。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些板砖都有一条条明显的纹路,和祥云街发现的青石板地砖纹路相差无几。

“我记得,1992年时这条路还是青石板路,后来整条路因重新翻修,所有石板被撬了起来,可能是施工方不好处理那么多的石板,就将它们物尽其用,砌成围墙和花台。”庄国祥说。

在附近的登华街上,一条可正常供人行走的青石板路在周围水泥路、柏油路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厚重。登华街青石板路在2014年被列为昆明市五华区文物保护单位,一旁还有一块告示牌提醒:禁止在道路上堆放杂物,禁止损坏或污染,禁止无关车辆通过或停放。

据了解,原登华街青石板路东起华山西路,西至黄公东街,在民国时期,因为交通需要进行了维修拓宽。现存的登华街青石板路长69米,宽5.2米,总面积约360平方米。

此外,翠湖附近还有多处青石板路,它们有的早已被深埋地下,有的被一些人家妥善利用,还有的依然可供今人踏足。如一丘田3号的一栋民居下,一段小斜坡仍保留着青石板,斑驳的灰褐色印记、板砖缝隙中的小草等无不诉说着这段路的悠久历史,走在上面,仿佛走进了昆明的一段段老时光中。(春城晚报 记者夏苇)

编辑:周拓    责任编辑:昝娟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