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云龙:各族共舞“力格高”  共筑共有精神家园
昆明信息港    01-22 11:58:56

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尹涵 冬寒料峭、热情如火。12月24日,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民族广场,各族共舞。这是云龙特色民族舞蹈“力格高”的培训,参与者有白、汉、傈僳、阿昌、彝等多个民族。

“擦擦齐齐擦,大家快点跟上节奏,跳好‘力格高’,这可是咱们云龙县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文化瑰宝呢!”领舞老师尹丽梅激昂地对大家说。

近年来,云龙县坚持以中华文化为引领,深入持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宝丰乡董泽公园,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项目建筑面积715.2平方米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正在建设。基地分设序厅、云龙概况、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伟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结、数字云龙、后记8个板块,集中展示世居云龙的各族群众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立足云龙、扎根云龙,培育形成的“厚德明理,开放包容,务实奋进,文明和谐”的云龙精神。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营造各族群众齐心促和谐、聚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同心续写共有精神高地新篇章。

“山光水色皆入画,村景家风亦成歌”这是功果桥镇下坞村的新式田园景象,这里不仅美如画,也是云龙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的具体写照。下坞村是一个回、汉、白杂居的村庄,长期以来,三个民族和睦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习俗,不同民族通婚现象也在增多。抗疫期间,回族群众马金龙第一个带头捐钱,带动各族群众捐款捐物,白族群众张国藩发挥自身省级白族“吹吹腔”传承人优势自编了《抗疫曲》,并发到村里大大小小微信群,号召大家“勤洗手、多通风、常消毒”,各族群众深受教育并纷纷传唱,“爱国爱乡”成为大家庭的共识。现如今“我们热爱共同的家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了三个民族的共识。

“薪火相传民族根,踵事增华文化美”这是云龙在绚丽且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上妙手做文章的真实写照。该县在重视和加强中华民族文化共性的基础上,通过保护地方文化资源、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内涵。先后举办太极文化旅游、天池万亩梨花周、火把节、阔时节、咚咚啧等系列活动,以民族手工艺品、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特色节庆和展会为重点,搭载起区域特色文化发展平台。成功打造出云龙“一歌”(诺邓谣)“一舞”(力格高)“一宴”(诺邓火腿宴)“一技”(吹吹腔)“一节”(火把节)“一绣”(山地白族刺绣)“一祭”(祭孔)“一赛”(太极拳赛)八个一文化品牌。12月11日,“太极胜景·造物云龙——太极造物”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会在昆明隆重举行,8家云龙高原特色民族品牌获得授权并以“太极造物”商标统一上线。随着云龙民族文化和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文化产业加速兴起,推动了云龙各族群众融入社会、走向世界。

此外,云龙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坚持以公益宣传的方式实现整体“漫灌”,以“七进”为抓手实现各族群众个别“滴灌”,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互相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新篇章。

编辑:昝娟娟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