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滇越铁路通车110周年,但在这条铁路的起点昆明,因为修建地铁的原因,有9.8公里路段被拆除,原本一直在运营的绿皮小火车,也早在2017年就暂停开行。
滇越铁路昆明市区段有望近期恢复运行
滇越铁路尽管是云南的第一条铁路,但因为技术标准比较低,又是窄轨,无法与国内铁路网互通,所以早在2003年就停止全线客运,只在昆明市区保留了30公里的客运路段,每天有4节客车往返一两趟,主要功能是为沿线职工提供通勤服务,但近些年,这条古老独特的客运线路越来越受旅游者青睐,在昆明乘坐米轨火车穿越百年时光,成为昆明的独特旅行体验。昆明米轨列车停运后,许多国内旅游者都关心何时恢复,有些铁路迷甚至打算恢复运行后专程来昆明乘坐。
据云南房网近日了解,由于昆明地铁4号线已经通车,5号线途经米轨的路段也已实现洞通,受地铁施工影响的米轨铁路正在重新铺轨,预计今年第二季度,很可能在4月恢复昆明市区段运行,其中北站到王家营段将会恢复开行通勤客车,市民也可以购票乘坐。 今年4月恰逢滇越铁路开通111周年,恢复运行格外有历史意义。
不过云南房网曾致电王家营车站,得到的答复是还没有接到正式通知。
地铁4号线白龙路站附近的米轨已完成设施恢复
但从云南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去年1月发布的《改建铁路昆明地铁4、5号线米轨恢复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的工期210天等信息可以佐证,滇越米轨市区段应该是快恢复通车了。
另外,2017年4月昆明轨道交通集团曾经对外宣布,因修建地铁,米轨暂停运营30个月,而到今年4月,暂停时间已经整整48个月,早就应该恢复。
当初米轨停运并拆除部分路段,是为了修建地铁4号线与5号线,但4号线在去年9月就已开通,5号线虽然仍然在建设,与米轨铁路并行的穿金路到理工大学路段却已基本完成地下施工,所以在两个月前,这一路段被拆除的米轨就开始重新铺轨,现在已基本具备通行条件。
百年铁路转型旅游线路
滇越铁路全长854公里,云南境内即滇段468公里,又称昆河铁路,是我国最长的、也是唯一仍在运行的米轨。抗战时期,昆明还修建了滇缅铁路昆明到安宁段、叙昆铁路昆明到沾益段,并与滇越铁路连通。2017年底,因地铁建设占用而停运的米轨就分属这3个路段。
1915-1936年,云南人又修筑了177公里的个碧石寸轨铁路,轨距仅600毫米。1970年,寸轨大部分改造为米轨,仅留鸡街到个旧的33公里。1990年,寸轨停运。
2003年,因路基严重破损、铁路老化等原因,昆河铁路停止全线客运,但保留了昆明段石咀—王家营约30公里4节车厢的客车,每天往返1-2趟。2017年,为配合修建昆明地铁,米轨暂停运行。
2017年4月停止运行之前的昆明段米轨客车
滇越米轨铁路虽然早已不具备担当云南铁路客货运重任的能力,但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和旅游价值却越来越受重视,2015年,建水古城-团山米轨旅游观光列车开行,到建水体验小火车的络绎不绝,成为建水的一张旅游名片。2018年,开远-大塔的旅游观光小火车开通,往返20公里,用时约2小时,作为乘坐体验来说,刚好尽兴。2020年,石屏米轨小火车“状元号”开通,沿途可赏异龙湖风光、“国保”洄澜桥阁等。
电影《芳华》的取景地蒙自碧色寨很有年代感的法式车站建筑(图源:云南铁路)
日前,据招标网发布的《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远工务段米轨道砟石邀请谈判采购 结果公示》,开远的小火车下一步有可能延伸至电影《芳华》的取景地蒙自碧色寨。看起来,云岭大地上的米轨正在一小段一小段的开通旅游列车。
昆明段的米轨铁路也早就列入整体文旅开发的计划当中,上海复星几年前就与昆明达成有关米轨铁路开发的意向协议,2017年,昆明市规划局就启动了《昆明城市米轨沿线改造提升》的规划研究,打算将米轨建成历史文化旅游观光带、绿色生态带、市民休闲带及亮化景观带,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形成城市中心生态廊道、景观通道以及旅游通道。
另外,昆明市也计划将原本只在北站和王家桥之间运行的客运列车,延伸到阳宗海等地,打造铁路观光旅游线路,而即将开工的昆明火车西站,也特意规划了米轨停靠站台。
清华同衡为昆明米轨沿线开发所做的功能规划(2019年资料图)
总的来看,由于滇越铁路蕴涵的独特历史文化价值,其功能正逐渐转变为旅游观光,早在2003年就停运的客运业务,正以旅游观光线路的形式逐段恢复,昆明段也将延长客运里程,有望开通到阳宗海等地的观光客车。那么,有没有可能在有朝一日,整条滇越铁路开通贯通全程旅游列车呢?
铁路迷之所以有这方面的畅想,主要是受印度大吉岭铁路的启发。
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1999年被纳入世界遗产清单,总长60-80公里,时至今日,仍保留了15吨的蒸气火车的行驶。但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只有60-80公里,就算时速再慢,全程体验也只需要一两个小时。而滇越米轨的滇段差不多就是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的5倍,运行时间太长,不符合当代人对时间的集约化要求。所以,全线开通旅游列车,看起来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