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正文
加大西洞庭湖生态补偿力度
尚一网    01-29 10:39:34

黑杨砍了,白天鹅来了,这几年的西洞庭,重现了醉人的风景。此次大会,省政协委员、汉寿县清水湖旅游景区管理处主任粟显波提交了《关于加大西洞庭湖生态补偿力度的提案》,希望能通过制度建立、资金补偿等方式,巩固现有成效。

近年来,汉寿县委、县政府紧跟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清黑杨,治采砂,拆“两围”,抓退养、退捕,严执法,打出西洞庭湖污染防治攻坚“组合拳”,彻底解决多年来的环境问题370多个,完成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工程1.5万亩,打造了全国湿地修复样板基地,西洞庭湖湿地生态功能逐渐恢复,呈现出“三多一好”(鸟多、鱼多、草多,水质好)的可喜局面。

粟显波介绍,2017年以来,汉寿县已累计投入9亿多元整治西洞庭湖生态环境。欧美黑杨砍伐后的生态修复、树兜发芽除萌,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后续治理问题还需要大笔资金,县财政捉襟见肘。

为此,粟显波建议,建立西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长效机制。汉寿拥有国际级重要湿地——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建议根据已出台的《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制定《湿地保护法》;尽快设置湿地修复项目,预算专项资金;尽快落实黑杨砍伐迹地修复工程,保护和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加大对西洞庭湖水环境生态补偿投资额度,巩固现有成效。

就退捕渔民生产资料偏少,转产转业和收入来源还不稳定的现状,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完善退捕渔民政策,解决退捕渔民基本保障问题。

近年来,国家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力度有所加大,但覆盖面不广,还有部分乡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面源污染没有得到集中整治。粟显波建议,将环保投入继续向农村环境整治倾斜,逐步实现农村环境整治全覆盖。(尚一网 作者李白 通讯员何加贝)

编辑:邓国梅(实习)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