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也了解,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里的这段肺腑之言,把一个大国领袖立党为公、亲切爱民、为民恤民的赤子情怀和盘托出,温暖着全国人民的心。
牛年春节即将来临,脱贫后的群众生活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如何摆脱疫情影响,做好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让群众生活更幸福、更满意,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的大事。在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立春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基层群众的深情厚意,赴贵州考察调研并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2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毕节市黔西县,实地察看乌江六冲河段生态环境,走进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看望乡亲们。在村文化广场,他同参加少数民族春节民俗活动的群众亲切交流,在苗族村民赵玉学家,总书记同一家人聊家常做黄粑。他微笑地对赵玉学一家人说:“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并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用质朴真诚的话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全国人民。
黔西县化屋村,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苗语里叫“化屋基”,意思为“悬崖下的村寨”,这里自然景观雄奇险峻,险流环绕,风景如画,十分优美,民族风情浓郁,别有韵味。但由于群山阻隔,与外界隔绝,交通不方便,加上石漠化严重,贫困发生率曾高达66.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战略推动下,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化屋村修好了村公路,通水通电,实行异地扶贫搬迁,解决了饮水、就业、教育问题,打造农家乐,种植精品水果,发展民族苗绣等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2017年实现了整体脱贫摘帽,村容村貌大变样,化屋村发生了巨变,村民日子节节高。化屋村的变迁史,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历程的一个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