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云南南涧:22.8万干部群众用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昆明信息港    02-25 18:15:58

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8个彝族自治县之一,全县有汉、彝、苗、白、回、傈僳、布朗7个世居民族,全县总人口22.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2.4万人,占总人口的54.38%。近年来,全县人民群众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目标,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2月22日至24日,记者走进南涧彝族自治县,实地探访该县创建工作。

小小社区文艺队 激发民族团结大力量

刚刚步入南涧彝族自治县南涧镇涧河社区,就听到悠悠歌声,这是社区的“石榴籽”文艺队正在开展文艺活动。据悉,这支社区文艺队人数达120余人,涵盖了社区全部19个少数民族,文艺队根据年龄、居住地等还分为6支分队,其中,年龄最大的队员达75岁。文艺队队员为他们的队伍取了一个贴切的名字——“石榴籽”

涧河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周曜表示,文艺队丰富了社区各族居民的生活,还让大家在歌舞中锻炼了身体,并通过他们学习的歌曲、舞蹈,宣传了民族文化。如今的涧河社区已小有名气,甚至代表社区到临沧、西双版纳等地与当地文艺队联谊。

周曜介绍,近年来,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选聘5名群众威望和信任指数较高的少数民族妇女,成立少数民族大妈管街队,协助管好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和街道秩序工作,探索基层组织服务社区各族群众的特色之路。同时以网格管理为基础,实施网格管理片区34个,聘任网格员16名,累计调解矛盾纠纷15件,调解率和满意率均达100%。

南涧法院:奏响民族团结法治和谐曲

“南涧彝族自治县呈现多民族杂居的情况,因此在办理案件时,许多案件会涉及2到3个民族。民族地区案件特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同,需要注意把国家的法律法规与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有机结合。民族地区的法官既要懂得法律专业知识,还要准确的去熟悉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南涧彝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法官龙进品说。

近年来,南涧法院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觉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贯穿于法院立案、审判、执行的每一环节,年均办案2500余件,始终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审判促治理,以治理促稳定,确保民族事务治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保证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

同时,发挥少数民族人民陪审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人民陪审员中,突出少数民族的员额比例,现有人民陪审员50名,其中少数民族陪审员21名,占42%,通过少数民族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既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法治活动、对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权利,又发挥了他们在法院和少数民族群众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了民族地区的法制宣传教育。

南涧小学:在学生心中厚植民族团结种子

南建小学始创于公园1472年,至今已540余年。该校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以抓好全周期育人、抓实学以致用、抓牢协同联动“三抓”为着力点,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入各族学生心灵深处,催开民族团结进步的“三朵花”。

南涧小学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展示在校园中,厚植中华民族一家人的种子,增强各族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的心里生根芽。同时,该校还让民族刺绣、剪纸、民族书画创作、国学经典和优秀古诗词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潜移默化地使各族学生从心里热爱中华文化,增强了文化自豪感。

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延伸至“第二课堂”,引导广大学生在广阔的“第二课堂”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开展好大课间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南涧跳菜、彝族打歌、民族乐器实操和棋盘对弈、中华诗歌诵读、中华传统故事汇讲等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在展现学生能力的同时,也切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凤凰沱茶双促双融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位于南涧县得胜食品园区内的南涧凤凰沱茶有限公司是南涧县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案例。通过对茶产业、茶文化的不断挖掘,不单增加了收入各民族同胞的收入,更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就业、稳定就业、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促进了当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经奥组委批准开发,2008年奥运普洱纪念茶都是由我们提供。”南涧凤凰沱茶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开发生产的青茶膏片、普洱茶标准实物样等上百款产品,连续多年销往韩国、台湾、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公司创立于2005年,通过多年发展,现有员工116人,含彝、汉、白、布朗、傈僳等多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员工占员工总数的87%。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公司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贯穿发展始终,立足无量山“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资源优势,挖掘彝乡本土茶叶原料,弘扬茶马古道文化,促进彝乡各族茶农增收致富,投身美丽南涧建设,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企业发展双促双融。

南涧依托凤凰沱茶有限公司等企业,实现官地、瓦折、文启、龙凤、温泉等少数民族群众聚居村先后流转低产茶园7000多亩,把农户闲置茶园“变废为宝”,并通过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将7000多亩低产茶园作为原料基地,按各村实际规划布局,通过低产茶园改造、古茶树保护、有机茶种植、铺设喷灌设施,实现原料产业蓬勃发展,并以“返包”给农户的形式,让农户自主销售加公司保底收购的模式,为各族群众带来近1500多万元的纯收入。

有了凤凰沱茶成功经验为模板,周边村组纷纷效法,陆续改造茶园上万亩,辐射周边4万多亩茶园的原料基地,基地周边优质茶园、古茶树随处可见,增加了各族茶农收入。生产的产品相继通过了SC认证、出口卫生注册、出口原料基地备案、绿色食品认证等,“鑫凤凰”商标也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企业、产品多次获茶叶界最高奖,南涧茶叶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如今,作为云南省著名商标的鑫凤凰,已成为云南省最有影响力的普洱茶品牌,凤凰沱茶是普洱沱茶中的传世精品,也是云南省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普洱茶品牌。(昆明信息港 记者周智宇)

编辑:李丽朱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