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英雄的妻子 英雄的母亲
云南日报    03-08 08:44:20

1994年9月1日凌晨,临沧市镇康县公安局军弄派出所所长张从顺在抓捕跨国贩毒嫌疑人时,遭遇毒贩暴力反抗引爆手榴弹,为保护战友不幸壮烈牺牲。

2020年12月5日,张从顺的儿子张子权,一名人民警察,也在办理一起涉疫跨境违法犯罪专案中,突发疾病牺牲。

父子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的事迹引发社会关注。英雄背后,有一位默默支持、无私奉献的妇女同样引人关注、令人钦佩,她就是彭太珍,英雄张从顺的妻子、英雄张子权的母亲。

彭太珍44岁时,丈夫牺牲了;70岁时,小儿子也牺牲在公安战线。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丈夫牺牲了,她还要把儿子而且是3个儿子一一送入警察队伍?

丈夫牺牲时,小儿子张子权年仅10岁,一个劲地哭,彭太珍却说:“老张牺牲了,还有儿子,就让儿子接着干吧!”让她没想到的是,最后入警的小儿子26年后也牺牲了。彭太珍的话语却更加坚定:“如果重新选择,仍然支持他们当警察!”一位普通妇女的情怀大爱,令人动容。

26年前,张从顺的牺牲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不仅精神支柱不在了,而且唯一的家庭经济来源也没了。坚韧、善良、不服输的彭太珍,强忍着心理煎熬和病痛折磨,独自一人含辛茹苦,没有向亲戚朋友借一分钱,靠自己种地、养猪支撑起一个家,把3个儿子送进大学、成家立业,有时还会补贴娘家和叔伯家。

 “一门四警”“两代忠烈”,折射出良好家风的传承、两代人的坚守,特别是三兄弟放弃在省城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回乡从警,既是父亲精神的感召,也是母亲言传身教的结果。彭太珍始终把张从顺留下的勤俭清廉、爱国孝亲的精神,作为张家三兄弟立身处世的指南。

“我一定做一个好人。”这是张子权在父亲墓前许下的承诺。每年清明节,彭太珍都带着三兄弟到张从顺烈士墓前祭扫,让他们时刻铭记父亲的遗愿,三兄弟也用警察特有的方式向父亲致敬。去年清明节,彭太珍又带着3个儿子整整齐齐地站在张从顺墓前,她告诉丈夫:“我们又来看你了。我没有辜负你,随了你的愿,让3个娃娃都走上了你没有走完的路,娃娃们争气,你就安心吧。”

母亲就是三兄弟的明灯,照亮了他们的从警之路。3个儿子进入公安队伍后,由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经常回家探望,彭太珍非常理解和支持孩子们,从未有任何怨言。面对繁忙的工作,面对浓浓的亲情,3个儿子也因为忠孝难两全而满怀愧疚,但他们都认为,作为人民警察,就应当像父亲一样挺直胸膛,这是对妈妈最好的回报。

“婆婆太苦,年轻时公公牺牲,年老了最疼爱的小儿子又没了……”说到婆婆彭太珍,二儿媳杨跃英几度哽咽。在她眼里,婆婆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明事理、善解人意,总是身体力行地教育孩子,做好自己的本分,还经常力所能及地帮助亲邻。

彭太珍很重视教育,一直要求3个儿子认真学习,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得知一个亲戚家的孩子因家庭困难打算辍学,彭太珍赶紧前去劝说:“只有读书学知识,才能养活自己,报效国家。”彭太珍不仅要管3个儿子上学,还主动把侄儿侄女接到家中,照顾饮食起居,本来就不大的房子里时常挤着七八个读书的孩子。

“姨爹走得早,姨妈很不容易,她是那种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让旁人受罪的人。”彭太珍的侄女、镇康县一中教师李忠芹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住在彭太珍家。李忠芹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大学毕业在凤尾镇实习时,正值雨季,公路中断,姨妈担心她没有伙食费,辗转好几趟车给她送钱来。此情此景,刻骨铭心。(云南日报 记者陈晓波)

编辑:邓国梅(实习)    责任编辑:劳学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