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官渡区太和街道创新举措 让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焕发新活力
昆明信息港    03-18 20:17:14

创新自制“净餐馆检查卡”、常态化面对面问计于民、打造“云课堂”平台让爱国卫生知识“飞入”百姓家……自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开展以来,官渡区太和街道创新形式,围绕“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推动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不断取得新成效。

挂图作战

实现精细化管理

来到太和街道办事处,就看见街道设计制作的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点位布局图张贴在墙。据悉,街道狠抓全面精细,将涉及的274个点位,落实包保的同时,又将街道下设的8个事业单位、16个单位餐饮食堂、64个场所洗手设施全部纳入包保,做到点面共抓。在此基础上,街道将辖区25个公共厕所、64个场所洗手设施、5个农贸市场、3个垃圾中转站、66个常消毒重点场所等固定点位,在辖区图上进行标识,设计制作成点位布局图,实现挂图作战、精细化管理。

同时,依托“点位布局图”,组建各专项组每日检查整改小组,各社区每周交叉检查整改小组,专项行动办公室单周检查整改小组,人大工委、纪工委双周检查整改小组等四个检查整改组,通过检查达到互相学习、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目的。截止目前共开展检查80余次,发现问题178起,已全部整改落实。

此外,街道还积极开展周五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建立健全大扫除制度,每周集中力量消除一批卫生死角,截止目前共出动3186人次参与大扫除活动,清理垃圾42.2吨、清理卫生死角422处、清理小广告135993张,让群众切实感受实效,以点带面,让更多群众养成良好习惯,自觉爱护环境。

自制“净餐馆检查卡”

透明公开让群众更放心

官渡区太和街道辖区涉及昆明火车站、医院、较多餐馆、商铺等重点场所,面对洗手设施数量多、覆盖面积广、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密集的特点,通过探索建立“职能部门+街道包保责任人+社区点位负责人+所属单位+保洁员”的责任落实机制,压实任务,督促责任链条。

据了解,辖区目前共有小餐馆608家,为此,街道以永丰路、永胜路等餐馆聚集地为重点,设计制作了净餐馆检查卡片。卡片上将各部门检查内容包括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汇总成一张表格张贴上墙。检查人员每日登记、每周更新检查记录,做到检查结果、存在问题、整改要求等一目了然。

面对面问计于民

助推人居环境提升

“金龙小区目前还是存在楼道杂乱,垃圾乱扔等问题,希望社区加强宣传和治理,努力提升居民意识。”辖区居民赵萍说。在太和街道“两代表一委员”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意见征求会上,永胜路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岱阳对此回复:“金龙小区一直都是是治理的重点,今年我们将结合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和老旧小区改造,努力提升打造好金龙小区。”

据悉,太和街道坚持将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与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等工作常态长效相融合,通过“听、送、引、消”,切实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不断提升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满意感。同时,定期召开专题会、居民区院坝会,分别听取辖区“两代表一委员”、居民群众对开展专项行动工作的意见建议。

“云课堂”平台

让爱国卫生知识飞入百姓家

线上学知识、视频锻炼身体。太和街道利用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云课堂”平台,丰富宣传手段,让爱国卫生知识飞入百姓家。

街道邀请专业老师录制工间操视频课程、七步洗手法课程等,引导辖区行业从业人员、居民群众、干部职工等共同参与其中。同时,利用街道微信公众号进行广泛宣传,强化倡导健康文明生活“六条新风尚”。值得一提的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得胜桥豆花米线创始人——杨美淮自创花灯,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餐饮行业发出倡议,获得广泛认可。

此外,街道还将“7个专项行动”与太和元素相融合,自行设计制作致辖区居民倡议书、健康消毒包、盒装纸巾,自创7个专项行动春联等,利用春节等节点免费赠送给辖区居民及商户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昆明信息港 记者段佳琪)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