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文是云南空港百事特商务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要不是因为一封直接送达单位的感谢信,所有人都不会知道,吴松文对一位77岁的孤寡老人,一照顾就是14年。
1974年3月,吴松文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1992年12月,他从四川老家应征入伍到新疆军区某部队服役,并于1995年7月1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退伍后的吴松文在昆明居住,2007年7月的一个夜晚,喜欢夜跑的他在小区凉亭避雨时,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当吴松文上前询问时,老人立即哽咽起来,说自己名叫苏荣富,因一场意外事故导致终身残疾,长期过着流浪生活。
苏老居无定所的处境触动了吴松文,他当时就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并把身上仅有的50元钱给了苏老,让他买东西吃,找个小旅馆先住下。之后,又给苏老租了一间出租房,让老人有一个安身之处。
2008年8月,吴松文加入云南机场集团下属的空港百事特商务有限公司。稳定的工作让他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苏老的生活。入职时,吴松文每月收入1000元左右,他都要匀出500元为苏老安排基本食宿,逢年过节时还会多给他200元,让他置办一些新衣物和生活用品。此外,吴松文积极戒烟,并减少在外就餐的开支,他很少主动邀请同事们聚餐,因为在他看来,一顿饭钱就够苏老一个月的生活开支了。
这些年,由于各方面压力,在是否继续帮扶苏老这件事上,吴松文也困惑过。特别是在2011年结婚后,家庭支出剧增。曾经有一段时间,生活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但每当看到病榻上苏老消瘦的身体和眼里的泪水时,他都会告诉自己:“我应该,也必须为他,再努力一回、坚持一回!”
2017年,苏荣富找到原工作单位,又到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到民政部门反映了自己的情况,工作人员依照相关政策,将其安置到昆明市盘龙区福利中心。
在福利中心接管苏老后,吴松文依然没有放下老人。每隔十天,他就要去福利中心看望苏老,给他送些喜欢吃的水果、糕点以及生活用品。
“如果人生能重来,我依然还会做这样的选择。”在吴松文看来,他所做的一切,也许并不能给苏老一个实质意义上的家,也不能时刻陪伴在其身边,但他会尽己所能,去填补苏老心灵上的孤独,去搭建“内心的家”。“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和苏老之间的亲情,更多的还有精神上的满足。”吴松文说。(昆明日报 记者杨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