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加强新冠疫苗认识和普及 提升人群免疫保护水平
昆明信息港    03-23 17:46:58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在发布会上说,由于当前全球新冠疫情仍在持续流行,国内疫苗接种率较低,来自高流行地区的人员或物品入境,仍有导致在境内传播的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回应表示:前期由于我国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暴发流行,人群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获得的免疫力比例比较低,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必须通过接种新冠疫苗,让更多人群获得免疫力,获得保护力。“我在这里再次建议大家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早日获得免疫力、保护力。”

从全世界来看,各个主要国家也把接种疫苗作为最终战胜疫情的有效手段,都在全面推进接种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介绍,当前,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顺利推进,截至3月20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7495.6万剂次。由此可见,国内疫情防控总体保持良好态势,但是仍要更精准、更有效地进行防控,确保不出现规模性反弹。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有序推进疫苗接种,昆明也不例外。这几天,我与各位亲戚朋友交流打不打新冠疫苗的问题,得到的回答除了身体条件不适宜接种疫苗,大多数的回答是:害怕;有点害怕;怕不良反应;怕副作用。大家对于新冠疫苗还是存在着很多顾虑,全球国家都在这场抗疫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打击,目前我国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因此,我特意关注了一下最近国家多部门回应涉及新冠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焦点话题,简单总结一下,也方便大家快捷通俗理解,加强对新冠疫苗认识。

目前,我们有5款疫苗,包括3款灭活疫苗,1款腺病毒载体疫苗,还有1款重组蛋白疫苗获批了附条件上市或者是获准了紧急使用。钟南山院士也就疫苗发表过自己的观点:对轻症感染有75%以上保护率,对于重症几乎是100%保护率,这就说明这个疫苗是好的。”灭活疫苗的接种,是已经把病毒的毒的毒性消灭掉,相当于给我们的身体放了一张照片进去,而不是放一段基因,当我们的身体有病毒进入的时候,免疫系统会根据“照片”提示,对病毒发起攻击,对我们的身体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钟南山还提醒,全病毒灭活疫苗,需要注射两剂,它的好处是安全性比较高,价格也是好的(从最初的自费打到现在的免费打)。两剂之间间隔14天,三周后才能产生(足够)抗体,所以估计在开始注射后的35天左右抗体才生效。这段时间内,还是非常需要警惕。不仅如此,受种者每剂次接种后7天内进行AEFI主动监测;接种7天后进行AEFI常规监测(被动监测)。

在2020年7月份开始,我国就高风险暴露人群进行了100多万剂次的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经过严格的不良反应监测和追踪观察,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有6万多人赴境外高风险地区,也没有出现严重感染的病例报告。疫苗不能100%保证不存在不良反应,就目前的临床实验数据来看,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仍然在正常范围内, 从一定程度上理解,新冠疫苗是安全的。而且,目前研制的新冠疫苗基本是能够有效覆盖病毒变异的,即使将来发生更多变异,我们也可以在现在的疫苗为基础,快速进行升级,所以大家不必担心“老”疫苗治不了“新”病毒。

目前,全国正在按照区分轻重缓急、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常态化防控与接种工作相统筹,依法审慎稳妥有序落实地方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更加安全、有序、有力地推进疫苗接种,逐步扩大人群的覆盖范围,尽可能让更多群众接种疫苗,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加强新冠疫苗认识和普及,有助于提升人群免疫保护水平。接种疫苗究竟起多大作用,不仅在于个人接种是否会被感染,还在于多少人去接种,越多的人接种,形成越广泛的免疫屏障,将越有利于人类整体实现群体免疫。所以在当前群体免疫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接种疫苗,防护措施也仍然要做好。因此,需要对公众强调一下新冠疫苗能打还是要打的。(昆明信息港 评论员陈秋月)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