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正文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结晶增加用药风险
健康报    03-26 15:33:26

2018年4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对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说明书做出了修改和处置规定。公告还对企业、医院、医生和患者在生产、应用该药品中所承担的责任做出了规定,要求生产方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使用和安全性宣传培训工作,指导医生合理用药。

公告明确,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性状是,葡萄糖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3.3%。如果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过饱和,可能会出现结晶的现象。

在1964年发表的《药学通报》的第10卷第9期中,我国药剂学泰斗顾学裘就曾发表题为《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稳定问题》的学术文章,指出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是一种过饱和溶液,在贮藏期间易析出沉淀。

但因疗效确切,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在钙缺乏、急性血钙过低、过敏性疾病、心脏复苏及碱、镁、氟等中毒的治疗和抢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自诞生以来,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往往以过饱和的剂型供应临床,在发挥药物固有作用的同时,安全隐患也一直伴随始终。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抽检质量问题通告后,抽检不合格的通报次数多达20余次,涉及多家企业,原因均为检出可见异物。可见,该问题具有普遍性。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结晶析出的可见异物,经静脉注射入血会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例如,颗粒导致毛细血管堵塞、肉芽肿,轻者影响药液质量和疗效,重者影响用药人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因过饱和浓度的钙离子快速进入血液,引发全身发热和体内血钙浓度的急剧升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呕吐、恶心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修订后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说明书标示: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辅料成分为乳酸、依地酸二钠、焦亚硫酸钠等。

2020版《中国药典》也明确标示出,10%和5%的10毫升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具有以下特点:本品中需添加钙盐或其他适宜的稳定剂,但加入的钙盐按钙(Ca)计算,不得超过葡萄糖酸钙中含有钙量的5.0%。同时,本品增加了成分复杂的上述辅料,有可能引发相互作用,辅料可能导致过敏等问题也不能忽视,需提前预警或关注。

公告要求,临床医生应仔细阅读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说明书的修订内容,在选择用药时,应根据新修订说明书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对此,很多国家要求,如有结晶,水浴加热复溶后可使用,但目前暂不推荐使用结晶后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与国外规定相比,修改后的说明书对过饱和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使用要求,是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决策,表明我国对该药物执行了比国外更高的监督标准。

对我国众多的医疗机构而言,未能及时有效地把公告落实到位,将给患者带来用药风险,也给医院、医生带来法律责任风险,并易诱发医患纠纷,甚至医疗事故。为此,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应重视对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管理,做好培训教育工作,为医患提供更加良好的用药环境。(健康报 作者朱文平)

编辑:周拓    责任编辑:江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