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盘龙公安多元枫桥集群警务夯实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根基
昆明信息港    04-07 10:06:51

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始终坚持强基导向,把做强派出所作为推动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锚定平安不出事、致力矛盾不上交、笃行服务不缺位,在地界相连的金沙、东华、新迎、白龙路、世博园五个派出所,推行以党组织为核心引擎、创新为驱动的枫桥集群警务,夯实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根基。

锚定“平安不出事” 聚“枫桥共建”合力

建强组织,打造最强劲“引擎”。以“昆明公安党旗红”活动为牵引,推动派出所所长进街道党工委班子、社区民警进社区“两委”班子,搭建“光荣岁月·红色阵地”,联创“书记联盟、支部联盟、党员联盟”;深化党建互助共建,吸收143名各界党员为“兼合式”党支部成员,实行“红枫党建+平安创建”街道工程,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人民至上,激发最活跃“细胞”。社区主导、部门联动,设立“综治维稳、治安防范、秩序整顿、矛盾化解”一体社会治安综合服务站;组建“党员夜巡队”,每晚8时至次日凌晨2时对辖区老旧小区、夜市、酒吧街等治安重点区域开展巡逻防控。

2020年6月至今,共化解矛盾纠纷759起起,制止违法犯罪行为157起,帮扶救助群众932人;搭建校园共建平台,叠加教育、司法、社会资源,成立全省首家护校安园“青少年维权中心”,接受法律咨询和救助844余人次,打造“一站、一队、一中心”“红枫”群防群治模式。

改革赋能,擎起最前沿“盾牌”。紧扣实战实用实效,前置情指勤督警务改革,值班室、视频室、案管室“三室合一”,打造集“指挥调度、信息研判、视频监控、勤务督导”“四位一体”的派出所综合勤务指挥室,主动研判治安形势、主动调整警力布防、主动防范各类风险,2020年6月至今,预警风险隐患545条,推动风险防控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事中管控转变。

致力“矛盾不上交”,惠“枫桥共治”民利

多元推动风险联排。建立“红枫义警”,发展一批政治觉悟高、信息嗅觉灵的信息员队伍,实行“五访”工作制,坚持可防性案件必访、出租房及租客必访、重点人员必访、重点区域必巡、群众反映问题必回访,及时掌握、调处矛盾纠纷。

多元互通矛盾联调。推广“老王调解室”经验做法,人民调解员常态进驻,街道、社区按需进驻,“公检法司”法律指导,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无缝对接;成立8个“红袖标调解室”,动员退休老党员义务参与调解,2020年6月至今,化解邻里纠纷2513起,调解矛盾纠纷714起,调解成功率达96%。

多元衔接纠纷联解。鼓励行业自治,在酒吧、旅店等重点行业场所建成“红枫行业联盟”,压实行业场所主体责任,定期召开联盟会议,互通信息、共商争议调解,将260余起行业小怨化解在萌芽、140余起消费纠纷消弭在源头;衔接红枫行业安全联盟评价小组,“警情数量、管事率、诚信经营”3项指标主导综合积分评价,每月选出5家最佳行业颁发流动红旗,督促整改问题93个,助推行业自律。

笃行“服务不缺位”,增“枫桥共享”福祉

真情为民“零距离”。设“安心小屋”,照料放学后无人看管小学生,讲警察故事、授安全知识;筑“老年暖屋”,帮扶孤寡病残老人,讲防范知识,识犯罪套路;建“护苗小屋”,成立“青少年维权中心”,聚教育司法之力,除涉校涉生隐患。

真诚为民“零投诉”。开展“大家来找茬”窗口警务评议整改活动,坚守“业务不办完、民警不休息,群众未离开、窗口不关门”,兑现窗口“四零承诺”,受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93101件,实现服务质量“零投诉”。

真意为民“零缺位”。架设“一站式、一条龙、一窗制”便民桥梁,做实“网上户籍室”“一部手机办事通”,网上网下7×24小时全时空服务;打造“阳光窗口+四型服务”,开通午间中小学办证直通车。

2020年6月至今,共受理学生办证2401件,推行“暖心”专门服务;开设“上门服务、送证到家”绿色通道,为老弱病残上门办证2183人次、为辖区企业上门办证179次,推行“入微”上门服务;采取边审批边补证方式,通过邮件、邮寄、传真等非现场方式接受补证材料2943件,推行容缺受理服务;践行延时办、错时办,八小时外受理审批服务事项9765件,推行“品质”快速服务。

枫桥集群警务推行以来,集群区域内警情案件明显下降,基础管控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矛盾纠纷调处能力、违法犯罪打击能力明显提升,“盗抢骗”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5.37%,刑事破案同比上升32.54 %。(昆明信息港 记者合宇聪)

编辑:劳学丽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