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辉煌“十三五” 做好“主力军” 争当“排头兵”
昆明信息港    04-20 08:24:16

“十三五”时期,滇池治理进入提速提标提质阶段,是滇池治理项目建设最多、资金投入最大、滇池水质改善最为明显的五年。2016年,滇池水质由持续了20多年的劣V类改善为全湖V类,摘掉了劣V类“帽子”;2018年持续好转为IV类,成为自1988年建立滇池水质数据监测30年以来的最好水质;2019年全湖水质保持Ⅳ类;2020年,滇池全湖水质继续保持Ⅳ类,湖滨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已成为市民、游客休闲赏景的好去处;滇池实现“与湖争水”向“还水予湖”的历史性转变;35条入湖河道中,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已有17条,与2015年的5条相比增加了12条。

五年来,昆明滇投公司党委、董事会和经营班子,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落实市国企工委、市国资委工作要求,固本强基抓主业、探索创新谋发展、砥砺奋进促转型,做好滇池治理“主力军”,争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滇池治理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截至2020年底,昆明滇投公司资产总额749亿元,与2016年初的525.93亿元相比增加了223.07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实现融资558亿元,完成投资约200亿元。

不断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五年来,昆明滇投公司党委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快推动公司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升级,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把昆明滇投公司建设成为科技型环保企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昆明滇投公司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工作各环节。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保证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始终坚持民主集中,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截至2020年底,召开党委会80余次,对超800项重大事项依规进行集体决策。

在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昆明滇投公司党委始终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理论学习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党委会“第一议题”,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组织书记培训、书记带头讲党课、领导干部上讲台、典型上讲台等形式,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集团党建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并形成长效机制。五年来,昆明滇投公司党委共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50次,党组织书记及党员干部培训9次,党员领导干部及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讲专题党课88次。

同时,不断加强“三个基本”建设。昆明滇投公司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建设水平,推动各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创建与公司转型发展相匹配的一流党建品牌。截至目前,昆明滇投公司党委下设直属二级党委1个(下设8个基层党支部),直属党支部8个,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达100%。截至2020年底,昆明滇投公司党委所属基层党支部全部完成达标创建,下属的昆明排水公司机关党支部、建管公司党支部完成“四星级”党支部申报及初验工作;逐步开展云南省“智慧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探索智慧党建的方式方法,逐步实现“智慧党建”工作目标任务。通过发展、转入等方式,不断增加党员数量,提高党员人数比例。加大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力度,扩大党员发展的“蓄水池”。五年来,昆明滇投公司党委共发展党员48名。严格党员教育管理,落实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制度,制定“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计划,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加强党建工作力量,保障党建工作机构设置到位、党务工作人员配备到位、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到位、党建工作开展到位。逐步健全系统完备、层次清晰、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使抓党建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近年来,昆明滇投公司党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党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7项制度,修订完善《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实施办法(修订)》等4项制度,废止《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等14项制度,建立《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流程图》等11项工作流程,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在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中,昆明滇投公司党委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公司领导班子“一岗双责”目标管理、纳入公司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坚持党委书记亲自抓、其他班子成员负责落实分管领域意识形态等各项工作,定期分析研判,研究部署。注重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既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塑造思想灵魂,又注重做好干部职工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工作。

践行使命履行主责 勇于担当壮大主业

五年来,昆明滇投公司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创新作为,持之以恒抓好主责主业,着力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水”优势、作好“水”文章,同时,树立市场化科技型环保企业的目标,着力打造有特色的企业,迈出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竞争力的坚实步伐。

项目建设重攻坚: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滇池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昆明滇投公司承担了34个项目;2018年,在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昆明市政府下发了《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其中昆明滇投公司在“十三五”项目的基础上又承担了草海—外海连通泵站、海口河出流提升、导流带加固提升等7个新增项目;2020年,昆明滇投公司按照《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2020年主要工作任务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承担了第十三水质净化厂和三、九、白鱼口、白鱼河水质净化厂出水水质提标等10个新增项目。截至2020年底,“十三五”规划项目已完成34个,完工率为100%。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177.35亿元,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十二五”未完工项目、滇池航运建设项目、昆明市第十三水质净化厂、滇池大坝提升工程、主城污泥处置项目搬迁及第一、三、九水质净化厂超级限除磷提标改造实验示范工程和高海尾水泵站扩容工程、海口河出流提升、草海—外海联通泵站、“三个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环湖南路古城段提升改造工程荣获云南省优质工程一等奖,第九、第十水质净化厂等项目荣获省级荣誉。同时,公司形成了以“控源截污、水量调度、内源防控和生态修复”四类工程持续发力的工程措施体系。

市政排水强服务:排水板块围绕“打造一流的城市排水管理企业,提供一流的公共排水技术服务”的目标,不断强化市政管网统管工作,市政排水服务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五年来,累计完成管渠清淤7877.5公里,19座调蓄池年平均蓄水2621.5万立方米。每年结合防汛补短板工作,建立健全防汛排涝应急预案体系,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昆明市主城区防汛排涝体系及城市内涝风险分析,从防汛组织体系、防汛预警及响应、后期处置、应急响应保障、防汛工作纪律及防汛安全6个方面,将防汛工作细化到点、责任落实到人、防汛物资设备布置到位,汛情处置迅速有效,城市内涝现象逐年改善,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此外,不断增强技术服务水平,加强公共排水信息化建设,全面建成城市排水泵站监测评估信息系统。

资产运营挖潜力: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竞争需求,推动全公司由管理思维向经营思维转变,2018年,昆明滇投公司将原资产管理部升级为运营管理部,通过优化调整职能职责,强化运营管理意识,深入挖掘资产潜力。依托资产板块,规范资产的经营管理,盘活存量资产,充分挖掘资产潜力,完成内部经营资产整合。2016年至2020年,资产保值增值率每年最低均达到102%以上,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4634万元;3块湿地和昆明瀑布公园持续发挥滇池保护治理宣传“主阵地”作用,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3块湿地共计接待游客约698万人次,接待参观调研152起;收割、清运绿化植物约6583吨,打捞水生植物4683吨,打捞水面垃圾400吨,清运液态垃圾约6397吨,清运固态垃圾约3050吨。

土地开发稳收益:通过10年一级开发整理的运作,土地板块积累了丰富的土地一级开发整理工作经验,2016年以来,土地板块投入资金共计31.99亿元,完成征地拆迁1.24万亩,完成市政道路建设9.7公里。已供应及处置土地2580亩,交易金额133.81亿元,创造国家、省、市土地出让基金收入并为市政府创造土地出让溢价收入共计69.92亿元,可回笼资金63.88亿元。土地板块成为公司稳定现金流的重要来源,为资金链接、化解债务作出积极贡献,并保证部分滇池治理项目用地。同时,土地板块进行了市场化探索,通过混合所有制形式,引入社会投资人积极探索尝试土地二级开发模式,迪肯公司“昆明盘龙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项目”基本完成建设,即将开业运营;完成晋宁置业66%股权转让,“古滇·水云里”一期项目快速落地,实现首期开盘销售。

内源治理出成效:蓝藻打捞处置从传统的汛期应急除藻转变为全年控藻和日常除藻相结合,初步形成滇池治藻的“滇投”模式,有效遏制重点水域蓝藻过度增殖、减少藻华发生频次和强度,控藻成效显著,发生中度以上蓝藻水华天数逐年递减,从2016年以来的21天下降到2018年、2019年的6天,2020年仅发生5天。2016年至2020年,5年累计完成外海北部、草海东岸水体置换(即富藻水收集)10.75亿立方米,藻水打捞8036万立方米,藻泥生产6.6万吨,累计削减滇池内源污染负荷总氮6131吨、总磷389.3吨。2016年至2020年,昆明滇投公司管理的3块湿地总磷、总氮平均削减率分别达44%、41.7%,削减总量分别达41吨、717吨,充分发挥了湿地的生态功能。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三期工程完成疏浚任务503.83万立方米,疏浚范围包括外海北部、宝丰湾、宝象河河口湖区,疏浚面积895.21万平方米,累计削减滇池内源污染负荷总氮 3381.72吨,总磷1770.95吨。

聚焦转型创新发展 产业延伸开创新局

五年来,昆明滇投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国企改革要求,着力解决好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聚焦市场转型、凝聚发展动力,进一步清晰未来发展方向和定位,朝着科技型环保企业迈出坚实步伐。

转型跨越技术先行:自“十三五”以来,昆明滇投公司紧密结合滇池保护治理需求,在厂池站网的匹配性工程决策及其提质增效中,总结提炼形成了“厂网河湖一体化”系统治理创新技术体系,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分析、用数据决策”的科学管理路径。整个体系被运用于控源截污、水量调度、生态治理、内源污染治理四类工程评估及优化组合中,将陆域一张网和水域一张网进行耦合交互,为“厂网河湖一体化”的响应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投资工作稳步推进:盘龙江复航观光试验段正式运营;与华润资本、云南城投共同设立“华润国环产业基金”,对接华润资本整体收购污泥搬迁项目,完成项目前期审计评估、法律及技术尽调;昆明华润股权投资增资扩股项目完成报批;依托昆明市水质净化厂污泥处理处置特许经营权,逐步推进昆明市污泥处理处置指导价格制定及收费机制建立;收购云南绿宸中检联49%的股权,完成股权交割及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持续推进转让持有顺江房地产公司20%的股权。

参股企业稳定发展:参股的顺弘公司营业收入逐年提升,相继完成全省第一、第二个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5个大型顶管项目。完成滇池底泥资源化可行性研究报告,攻克了大比例污泥掺烧烧制高强陶粒技术,使底泥高效资源化应用成为可能。大地公司不断拓展市场,三年累计获得专利授权8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明专利1项。滇投碧水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开拓市场,开展在线监测设备服务,与中兴仪器(深圳)公司组建销售及运营团队,经营业务有序开展。

企业治理深入推进  文化建设再上台阶

五年来,昆明滇投公司全面推进依法治企,通过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制度、导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卓越绩效模式等手段,进一步明确集团定位,各子公司职能定位,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昆明滇投公司两次修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及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等基本制度,对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范围进行了全面规范和梳理。五年来共召开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231次,研究决策事项2585项,保障公司各项业务有序推进。

制度建设持续深入:从2018年起,昆明滇投公司以“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做示范”为目标,制度先行,规范管理。对现有制度建设进行深度梳理优化,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职代会、集体协商制度,出台公司文件编写导则,对现行101个制度进行了企业标准化修订,按照国家标准管理体系将制度文件划分收录。2019年,昆明滇投公司荣获“昆明市第八届市长质量奖”,成为全市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市级国有企业。

企业文化再结硕果:通过结合内塑精神、品牌搭建、宣传引领的三方面工作实施开展,昆明滇投公司干事创业氛围逐渐浓厚,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软实力不断提升。特别是2018年,昆明滇投公司品牌建设“大丰收”,共荣获市级以上荣誉11项,其中世界级2项、国家级2项、省级4项、市级3项,两名职工分别获得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昆明市劳动模范称号。

编辑:周拓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