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绿水青山春城行”昆明市生态环境治理成效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嵩明县,采访团跟随“一片废菜叶的闭环执法管控路径”一同解读“嵩明模式”对于昆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示范性意义。
一片废菜叶背后的嵩明环境治理“七大难题”
“嵩明县生态环境面临水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严峻、企业行业众多、处理农业面源污染任务重、冷链企业多、畜牧业发展水平不高、建筑施工工地众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七大难题’。”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嵩明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日忠介绍,随着嵩明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七大难题”日益凸显,已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
“以冷库残留或者倾倒的废菜叶为例,嵩明县每天产生的废菜叶量近3000吨,菜叶分解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将对水源造成巨大污染。”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嵩明分局督察专员江虎介绍,一片小小的废菜叶掉进水源,很有可能就会像蝴蝶扇动翅膀一般带来环境污染大隐患。
为此,嵩明县强化生态环境日常监管,努力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攻克难点痛点,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的民生问题,确保聚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千里眼”智慧大屏强化源头监管 让废菜叶“逃不脱”
采访中,嵩明分局里一块智慧监控大屏吸引了采访团的目光,每一个冷链仓库的每个运输环节都逃不过“千里眼”的监管。据悉,嵩明分局先后投入60万元建设完成环境信息监控中心,在冷库、职教园区院校等重点企业出入口、污水处理站等区域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并实现联网,以“千里眼”24小时监控实现废菜叶运输处置和污染防治设施的有效监管。
目前,辖区内共有34家冷库企业、职教园区13家院校实现视频监控联网,12家重点排污单位实现在线监控联网。据悉,2020年嵩明县累计出具监测报告181份,获取监测数据11746个,健全了污染源档案和信息数据库。
制度与执法两条腿走好污染防治源头管控路子
嵩明县严格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和“正面清单”监管模式,2020年开展企业现场监察495家次,其中“双随机”抽查监察企业93家次,针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61起。
为加强源头监管,嵩明县制定了《嵩明分局夜间巡查打击非法倾倒废弃菜叶专项行动方案》,查获非法倾倒废弃菜叶16起,立案查处冷库环境违法行为28起,罚款348.5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0人,法院刑事判决团伙作案1起。联合县城市管理局、县水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开展杨林河流域、肠子河流域、杨林监狱片区排查整治专项行动。2019年以来,排查杨林河流域的家具园区、震海家具园区、中云东港国际物流城及杨林监狱片区企业、餐饮业151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2起,罚款96万元,并对区域雨污混流等环境问题实施综合整治。
原来一提到嵩明县牛栏江镇小河村的污水排放,就让村干部们头疼不已,生活污水、牲畜污水横流,不仅臭气熏天,还让牛栏江水质每况愈下。根据《嵩明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2020年嵩明完成牛栏江流域崔家庄断面上游阿里塘、果子园、古城、水海村、小新街5个村委会21个自然村的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污水收集管网36800米,50m³污水处理系统5座,有效处理村庄生活污水;投入1150万元实施肠子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沿河建设龙街、积德、东屯3个大型生态湿地,现已全部建成并启动处理周边村庄生活污水。
如今的小河口村山清水秀,高铁从村子边穿过,美丽乡村又回到了村民身边。嵩明分局项目办主任彭玉华介绍,污水通过入户管道规范排入氧化塘,经过过滤达到排放标准。目前嵩明县共有163个自然村覆盖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自然村比率达到35.28%。
末端活用让废菜叶“变废为宝,取之于田,用之于田”
监管到位了,如何让废菜叶变废为宝形成治理闭环是嵩明紧紧思考的第二步。嵩明县作为“南菜北运”集运起点,年产果蔬600余万吨,年产废弃果蔬垃圾达40余万吨。在嵩明润土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废弃果蔬处理点,收集到位的废菜叶经过破碎、挤压、厌氧发酵等工艺,分离成废渣和废液,最终制成有机肥和生物天然气,实现循环利用。
“废弃果蔬项目为云南省大型生物天然气试点工程,是嵩明县农业加工和环境治理的配套项目,被列为2017年云南省四个一百重点建设项目名录。”嵩明润土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涛介绍,至2020年,该项目产能已达到年处理果蔬废弃物45万吨,年产生物天然气565万立方米、有机肥约1.7万吨和液体肥约45万吨;基本做到了将嵩明县境内的废弃菜叶应收尽收。
此外,润土公司与云南大学等众多高校合作,建立了专家工作站,先后取得22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在技术领域积累了扎实的基础。为试验推广沼肥肥效该公司还与嵩阳街道办合作设立了2000余亩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蔬菜长势良好,且品质、口味一流,明显比同样施用化学肥料的蔬菜更有市场竞争力。
该项目使废弃果蔬得到了全资源化利用,形成了“种植业—沼气—有机肥料—生物有机种植”循环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基本模式,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取之于田,用之于田”。
经过强化执法、源头治理等多措并举,嵩明县域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2020年空气优良率达100%,其中优级天数260天,创历史新高;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96%,较2019年提升13个百分点;牛栏江流域“一江八河”水质明显改善提升,10个监测断面总体达标率达60%,较2019年提升50个百分点,其中崔家庄国考断面平均水质达到Ⅲ类,为近5年来最好水质状况。(昆明信息港 记者上官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