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将施行。第30条明确规定:单位和个人饲养犬只,应按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携带犬只出户的,应按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这意味着,从今年5月1日起,如果市民出门遛狗不佩戴犬牌和系犬绳将违法。一时间,“文明遛狗”话题再次引发网友热议。
近年来,随着养狗的市民越来越多,一些不文明的养犬行为也频频出现,遛狗不牵狗绳是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为倡导文明养犬,昆明市早在2019年就下发了《昆明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养犬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重点区域内养犬人携犬出户时,必须对犬束犬链,同时携带清洁用具,及时清除犬只排泄物。违反上述规定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但这依然没有引起市民重视,昆明街头遛狗不栓绳、粪便不清理仍是常态。每天清晨和傍晚,街边、河堤、公园等处都有大量市民带狗出来遛弯。有的狗在路上撒欢狂奔,有的互相撕咬,有的对着过往路人狂吠,十分危险,而养犬人却不以为意。关于遛狗为什么不拴绳?有些市民认为自己家的狗很乖,不咬人;有的市民认为狗狗在家憋了一天,想给爱犬最大限度的自由。对此,笔者想说,再友善的狗,遇到应激情况也会失控,伤害他人。此外,如果放任狗狗自由奔跑,对其身安全也存在极大隐患。
粪便不清理的现象也较为常见。昨日,笔者在回家路上就看见一只宠物狗在路边排便,养犬人没清理,牵着狗就离开了。究其原因,要么是嫌麻烦,要么是怕脏。还有部分市民虽然处理了粪便,但随手就扔进了草丛。这些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既影响了城市环境美观,也很不卫生,过路的行人还会不小心踩到。
针对以上现象,一方面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并严格执行监管,必要时可加大处罚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养犬人提高自身素养,自觉“文明遛狗”。养犬人带狗出门前一定要注意,无论大小,都要用绳子系好,这样狗狗和周边人的安全才都能得到保障。同时,养犬人也应该主动清理好宠物粪便,共同维护好公共场所环境卫生。
总之,文明遛狗别掉“链”,做文明养犬人。愿我们每一位市民,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养,共建美好春城。(昆明信息港 评论员李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