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区从精心谋划学、丰富形式学、学用结合学等方面入手,创新开设红色课、党校课、支部课、实践课“四型课堂”,推动全区1124个基层党组织同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动员3.25万名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行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
提高站位,让党史学习教育“深”下去“热”起来
系好“第一粒扣子”,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稳步开局。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深刻把握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聚焦重点抓推进、践行宗旨抓推进、重视创新抓推进、统筹兼顾抓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下好“先手棋”,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
组织全区473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市委党校开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班,专题设置党史学习教育培训课程;组织全区“两新”组织、部分社区党组织等80名书记到市委党校和遵义参加“官渡区党史学习教育示范班”。打好“组合拳”,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征订四本“指定教材”及《中国共产党昆明市官渡区历史》(第一卷、第二卷)19796本,全区1124个基层党组织累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2925次,组织专题学习3315次。
用活载体,让党史学习教育“讲”进去“活”起来
各级各部门立足实际,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丰富活动载体,营造了“处处有课堂、时时被熏陶、人人受教育”的学习氛围。用足融媒资源,抓好线上培训。官渡区紧跟时代步伐,发挥新媒体优势。在“唯美官渡”“官渡先锋”公众号开设“党史课堂”75期,主要内容为官渡区党史事件、党史故事、革命英雄人物、革命遗址等;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栏10期,深入宣传上级政策安排部署;在“官渡融媒”APP开设“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专题14期,及时宣传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动态和先进做法。做强宣讲队伍,抓好专题宣讲。
截至4月30日,区委宣讲团开展区级党史专题宣讲8场,互动宣讲4场,基层专题宣讲50场,受众约8000余人。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宣讲会”“青年宣讲会”“百千万巾帼大宣讲”等特色宣讲。27名优秀青年党员依托“红色之声理论直播宣讲基地”讲党史,自开播以来直播11期,制作视频19期,点击量达6000万余次。组织70所学校、11个红领巾宣讲团、300余团员通过快板、情景剧等形式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领巾宣讲团”宣讲活动,辐射到全区20.58万在校学生、1.85万教职工。调动各方资源,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区委统战部推出100天100个“同心故事荟”活动,已展播36期。团区委开展官渡区“新时代好少年·红心向党”学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六甲街道“乡音话党史”栏目已开展10期,口述12个温暖、动人的党史故事。区妇联“献礼建党百年”栏目已讲述17名巾帼英雄故事。
学史力行,让党史学习教育“沉”下去“实”起来
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官渡区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从群众“急难愁盼”入手,结合各方实际,制定《官渡区2021年10件惠民实事》,从促进城乡就业、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等10个方面开列清单,明确责任单位,把惠民实事落到实处。精准把控,解决就业难点。针对外来农村人口、大板桥待就业人口等,开展2021年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实现转移就业65635人。
落实整改,改善环境问题。基层党组织借助智能垃圾分类箱“小黄狗”,组织垃圾分类活动13次,覆盖28个小区、40376户居民。市场监管局检查农贸市场100余个次,现场督促整改600余户次,处理各类投诉举报580余件。畅通渠道,构筑免疫屏障。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是一项最贴合老百姓生活的大实事,通过悬挂3300余幅标语、发放17万余份宣传单、制作80个抖音短视频、刊发2400余篇“两微一端”报道等方式广泛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宣传工作,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37596剂次,已完成两剂次接种24079人,完成首次接种89438人,共113517人。
群众点单,平台派单服务做好实事。创新开通官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集宣传、学习、活动、志愿服务于一体,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组建党史宣讲志愿服务队等10支队伍,建立健全“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志愿服务流程,真正实现我为人民办实事“全流程闭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