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5月17日-23日是第7届全民营养周,今年全民营养周宣传口号是“健康中国 营养先行”。5月16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食安办、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等省、市、区部门,举行2021年全民营养周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结合云南省国民营养计划、合理膳食行动,现场播放营养健康知识宣传片、开展有奖知识问答、发放宣传品、解答咨询,免费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向广大群众宣传食品营养标签、合理膳食、吃动平衡等知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提升营养健康水平。
据介绍,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健康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标志,合理膳食是营养健康的基础,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
调查显示,我省存在三高三低的不合理膳食行为:三高是油、盐、糖摄入量高,三低是健康素养低、主动锻炼率低、蔬菜水果摄入量低。我省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7.6g(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为5g);居民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57.8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膳食指南》)推荐标准为每天25-30g;3-17岁常喝饮料的儿童、青少年,仅从饮料中摄入的添加糖提供的能量就超过总能量的5%,城市儿童远远高于农村儿童,且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低于总能量的10%,并鼓励控制到5%以下或不超过25g)。
与此同时,成人营养不良率、儿童生长迟缓率,孕妇、儿童、老年人群贫血率仍较高,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膳食纤维摄入明显不足。研究表明,不合理膳食行为,特别是高盐、高脂、高糖等不健康饮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危险因素。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饮食风险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同时,我省家庭自采误食野生菌中毒事件多发、频发,部分地区秋冬季节有食用草乌、附子等毒性中药材进补的民间习俗,食用草乌、附片等有毒中药材,采食野果等中毒事件屡有发生,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下一步,云南将广泛开展食品营养健康宣教,让广大老百姓逐步树立健康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做好地方特色食品标准化管理工作,推进天麻、铁皮石斛等特色中药材进入食药同源物质目录;并聚焦学校、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积极开展“营养食堂”、“营养餐厅”和“营养健康学校”示范创建。
此外,针对目前我省居民盐、油、糖摄入过高,儿童青少年过多饮用含糖饮料、添加糖摄入量等突出问题,重点开展“减盐、减油、减糖”相关工作。积极探索在学校、养老机构、医院等集体供餐单位配备营养师,在社区配备营养指导员,进一步加强临床营养工作;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云南网 记者彭锡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