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园区 正文
官渡区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平均预期寿命80.28岁
昆明信息港    05-21 17:27:15

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栗莉 记者从官渡区卫生健康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官渡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和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三项重要指标全部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2017年9月,总投资15.73亿元的官渡区人民医院新院动工兴建,2019年10月主体结构封顶,目前已进入配套工程施工阶段,进度完成92%,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新的区人民医院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设计和建设,医院建成后具有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及临终关怀等功能,科室设置齐全,设计床位800张,将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服务职能、改善医院服务条件、更好地发展官渡医疗卫生事业提供良好平台。

2

区医院的迁建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官渡区利用这一机会,推动区医院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与上海同济医学大学附属第十医院建立骨科专科联盟关系,建设了“脊柱微创分中心”;与台湾秀传医疗体系缔结为友好医院;加入医家亲上海骨科联盟;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签定了医联体合作协议,与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签定了对口帮扶协议;与省一院、省二院等8家上级医院及辖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起长效的双向转诊关系。医学影像中心、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基层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等相继建成并通过认证, B超室成为“全国超声质控哨点医院”。完善三区两通道发热门诊和留观病区,建立发热和非发热患者核酸采集室。实施多科联合会诊制度,成立MDT团队。持续利用云南省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医院绩效综合分析平台大数据,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为民惠民活动,实现医院预约挂号与“一部手机办事通”平台挂号功能对接,医疗及服务水平实现飞跃。

于2016年开工建设的官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已投入使用,规模6765平方米,使官渡区的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疾病预防体系建设、疾病早期预防、健康促进等多个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官渡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迁建项目也于去年启动,建设周期至2024年,用地面积约69亩,投资估算5.7亿元。

1

基层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分别对小板桥和太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提升改造和购置建设;六甲、吴井、大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将选址迁建。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云南省妇女儿童医院建设项目、省老年病医院建设项目等省市级重点卫生领域建设项目落地官渡,为辖区居民就近就医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官渡区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辖区各医疗机构药品均在云南省招标平台网上采购,网上采购率达100%,取消药品加成,全面破除以药补医,区属所有公立医疗机构执行药品采购“两票制”,辖区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推行“中心站一体化服务”管理模式,街道主中心与辖区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起互补有无、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和扬长避短的合作模式,共同做好辖区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全区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9家,初步建立起“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

3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官渡区对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度增加,医疗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2016年至2020年累计投入医疗卫生支出经费14.24亿元,医疗卫生支出经费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比例为7.26%,较“十二五”投入6.87亿元增加107.28%,在全省各县区级政府中名列前茅。辖区从事医疗卫生活动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06家,编制床位7330张,在岗职工人数13926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4.66人;法定传染病报告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覆盖率均达到100%,按期完成规划目标,卫生监督覆盖率到100%,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机构监督覆盖率达到100%。

通过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到“十三五”末,官渡区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提高至80.28岁,明显高于全国77.3岁的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市级下达指标之内,从十三五期初的19.9/10万,控制在1/10万以下,2017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零死亡,而这一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为17.8/10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稳中有降,婴儿死亡率从十三五期初的2.39‰,控制在0.89‰,并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十三五期初的2.59‰下降至1.57‰。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

编辑:龙泉积    责任编辑:杨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