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彩云杯”主题网评大赛(昆明地区)】逆行背后的担当精神
昆明信息港    05-22 14:07:34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趋利避害,趋吉避凶是人之常情,发生险情时人们往往向着安全的地方逃生。可是有那么一些人,却反其道而行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由安全的环境奔向危险的境地,这些人,被称之为“最美逆行者”。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山河破碎,中国人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屈辱和苦难,唯有革命才能走向光明。面对反革命的屠刀,夏明翰谱下就义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向警予留下遗言“人总是要死的,但要死得慷慷慨慨”,周文雍写下绝笔诗“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杨靖宇孤身一人和日军对抗数日牺牲后,日军将他的头割下并破开他的肚子,树皮、草根、棉絮是他胃里最后的食物。面对民族危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身处逆境,破除艰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最美逆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曾经无数逆行者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血洒战场,今天我们生活的和平年代并没有战火硝烟,但也不乏为了人民利益而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逆行者,1998年当桀骜不驯的长江洪流撕裂了拦洪大堤,九江城危在旦夕的时候,解放军官兵千里驰援,成为捍卫人民生命财产的中流砥柱,九江抗洪前线,有一名叫嵇琪的勇士在大堤上10次晕倒,每次从昏迷中醒来,又投入抢险战斗,人们都以为他是体力不支太累了才昏迷,其实那时已经是脑瘤晚期了;2008年冰雪灾害,《广州日报》在头条刊登大幅照片,四名在广州火车站维持秩序的年轻战士斜靠在广场的护栏上睡着了,大雪天气,零下10几度,只有极度疲惫的状态下,才能以站立的姿势睡着,新闻报道配以感人的话语“战士睡着了,千千万万的市民落泪了”,还有一次次火灾现场,逆行者的身影,也让我们为之动容。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从科研人员到医生护士,从志愿者到社区工作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无数人奔赴抗疫一线,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有人会问,难道这些逆行者真的不怕吗?不会不舍吗?他们也是肉身凡胎,并非铁打铜铸,他们也有父母家庭,怎会不念亲情?是什么支撑着逆行者义无反顾?

答案就是当好船头、走在前列的历史担当,是人民至上、无私无畏的政治担当,是敢字为先、知重负重的责任担当,让他们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前赴后继的担当奋斗史,一代又一代逆行者用生命和汗水诠释的担当精神已深深镌刻在党的精神基因中,这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干劲,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续写时代新篇章。(评论员 杨金梅)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