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9点,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在甘肃白银黄河石林南山广场拉开帷幕,170多名选手向山野奔去。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之后几十公里,天气骤变。在这一场奔跑中,21人遇难,其中有3名选手来自云南。
甘肃白银山地越野赛
3名云南选手不幸遇难
据官方通报,22日中午1点左右,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CP2至CP3处受突变极端天气影响,局地出现冰雹、冻雨、大风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身体不适、失温等情况,部分参赛人员失联。目前,参加百公里越野赛172名参赛人员中的151人已经确认安全,其中8人轻伤在医院救治,情况稳定,但是有21名选手遇难。
中国山地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我们云南一共去了6名运动员,但是很不幸有3名运动员遇难,但是我要说一下,这次参加过本次赛事的运动员,包括遇难的运动员,当然也包括全国来的172个运动员,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并不是像我们外界传说的是些驴友,没有经验也要上,恰恰相反,黄河石林的比赛来的运动员应该说都算是我们这个行业里面的高手。”
符海说,本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在越野届来说难度不是最大的,但是这次100公里的越野赛设计的关门时间为20个小时,也就是说,必须跑得更快,因此吸引的都是顶尖级别的高手。这些运动员,在国内赛事中都是有积分的,但就是这样一场高手对决的比赛,让山地马拉松界失去了21名顶尖的选手。在外界看来,这次比赛中,极端天气似乎成为了这一场不幸的始作俑者。但是在符海这样的专业人士眼中,极端的天气只是一个诱因,因为在越野跑中,天气的变化实在太常见了。
中国山地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那个天气一突变,本来就是这样的,不是所谓的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的这种恶劣天气,甚至连十年都谈不上,二十多度变十几度的天气是很正常的,还是有一个原因,组委会可能在前几届比较顺利,就麻痹大意了。”
我们来看看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中,一个小小的改变。在往常的越野赛中,冲锋衣一直是强制装备。也就是说,从出发点开始,运动员们必须穿着或者带着冲锋衣跑完全程。但是这次的比赛中,赛制将冲锋衣由强制装备改为建议装备。在这类顶级高手竞技中,100克的重量都会影响速度,因此几乎绝大多数的运动员都将冲锋衣等保暖装备放在了晚上才会达到的CP6补给点,而在出事的CP2到CP3赛段,运动员们都是身着最少的装备比赛。
中国山地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有些运动员在路上就失温了,有些运动员就往山下撤,就要找避风的地方,但是你看下这样的地方,他往山下撤,但是他有地方撤吗?有树吗?没有,最多有点草,就是我们说的不毛之地。”
风险评估是赛事组织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大众对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的风险评估、赛事组织方应急反应等存在诸多疑问,也在等待调查结果。23日晚,国家体育总局紧急召开“全国体育系统加强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会议”,要求完善体育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制度和举措,压实体育系统的赛事安全管理。与此同时,第七届梅里100极限耐力赛主办方也发布通知:赛事延期。
中国山地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我们在选择越野赛事时,一定要选择由专业机构来举办的赛事,也就是我们说的专业人做专业事,我们要看一下这个组织方是由哪里举办的。技术单位是由非常有权威性的单位来组织和设计,这种赛事才是我们理想中要选择的一个赛事。”
“一生热爱运动,他是一个好儿子、好父亲、好丈夫、好党员。”昆明高原铁人三项俱乐部的成员这样评价其中一名来自云南的遇难者,为了帮助他的家人,俱乐部还发起了善款筹集。
夏天冻死人的失温
被忽视的运动杀手
甘肃越野马拉松事故导致21人死亡。而这起悲剧的关键,是个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的词:失温。到底什么是失温?面对失温,我们又该怎么做?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户外运动感兴趣,意外情况也频频发生,失温又被称为户外运动的头号杀手。
中国山地户外赛事裁判员 符海:“是一个常见的现象,特别是我们云南,我们还有一些雪山的气候,所以我们经常遇到失温是很正常的。”
人体的核心温度是固定的,表面温度有时候可以波动,但一定会尽量维持核心温度37-37.5℃的稳定。热了之后散热,冷了之后产热保持热度。这次事件,突发的恶劣天气加上跑步出汗,身体接触到冷风冷水,造成热量对流和传导散热,大量热量从皮肤和肺部损失,核心温度难以保持在标准范围。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 陈鸿:“失温我们根据体温一般分成三个等级,降到35度就算是一个轻度失温,轻度的失温对于人讲相对影响小一点,我们会觉得有寒冷感,可能有轻度的手脚僵硬,反应有点不够灵活。”
失温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严重的,人体会顽强地通过代偿机制与这种低体温对抗。如果忽略掉身体报警信号,误认为只是有点疲惫,觉得再坚持一下就没事了,就有可能最终造成悲剧。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 陈鸿:“比较会让人掉入陷阱的是我们叫中度失温,中度失温就是体温降到35度以下,往往人会丧失寒冷的感觉,会觉得自己不冷,有些人甚至会脱衣服。”
所以,在面临失温时,要先去除导致失温的原因,其次根据失温的不同阶段做不同处理。因为失温跟温度、湿度、风力都有关,所以应该尽快进入避风避雨场所,换上干燥衣物。对于轻度失温人群,只需要被动地保持温度,裹上毯子和干燥的厚重衣物,热饮热食也有帮助,在被动温度加热之后,再进行主动的加热毯和室温加热。中度及重度失温,则需要依赖主动核心加热复苏,可以使用热水袋等加热大动脉。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试图给中重度的失温者进行四肢加热或者喝热水。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 陈鸿:“发生了以后,不要觉得自己活动能力下降就一屁股坐在冰冷的地上,会造成体温更快速地下降,对于中重度失温的人来说,非常要注意的一点是,我们会赶快把他们湿掉的鞋袜脱掉,给他搓揉四肢,这对于中重度失温的人来说是最致命的做法,周围四肢的血液是冰冷的,会导致这些低温的血液向心脏回流。”
事实上,对于不从事户外极限运动的普通人来说,失温也并不遥远。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醉酒后失温死亡是目前失温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所以不要相信饮酒可以御寒的说法,饮酒一定要有节制!(云南台都市条形码 记者陈璐 鲁小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