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相关报道截图
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确定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迅速刷爆网络。
“三孩”政策的出台乃形势使然。不久前结束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生育率和出生人口已经连年走低,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下降,“十四五”时期中国人口将陷入负增长,或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灰犀牛之一。
人口政策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以及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幸福,在老龄化人口结构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放开三胎生育已是势在必行之举。这是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的应对之策,表达了政府着力解决我国人口结构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良善初衷及战略定力。
然而,在为“三孩”政策鼓掌时,也要看到网友们大量的花式吐槽。我国自2016年1月1日起,就正式结束了实施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步入“全面两孩”时代。尽管二胎政策和优生优育政策让儿童占比有所回升,但实际并未迎来此前预估的生育高峰和二孩堆积现象。而且生育率、出生人口连年走低,年轻夫妻生育意愿持续低迷,“二孩”尚且如此,“三孩”又将如何?
生育率逐年下降成因复杂,首要一点便是巨大的生育成本。近年来计算生养孩子的成本话题长盛不衰,“恐孩族”由此诞生。经济压力、住房压力、时间成本、教育投入……当鼓励生育政策遭遇城市生活高额成本和抚养孩子巨额支出时,是否生一个孩子都让人颇为纠结,遑论多生了。
其次,近年来,各地陆续实施了一些鼓励生育的优惠政策,如陪产假、产假延长等,但毋庸讳言,实施效果差强人意,基本上只是一种象征性引导,并没有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沦为纸面福利。除此之外,还有女性面临的职场歧视、“小孩子无人带”等种种现实困难,无一不成为打压生育意愿的强大阻力。
生育问题不仅是家庭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关乎国家的现在及未来。各级政府部门要着力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要出台更细致的家庭生育友好政策,同时建立起服务全社会的托幼服务,降低教育成本,免去一个家庭生育三胎的后顾之忧,让育龄夫妻愿意生、生得起也养得起,为“三孩”政策落地提供有力支持。
一言以蔽之,从住房、教育、医疗、就业、公共服务等多领域联合发力,降低民众的生活压力和养育成本,尽力帮助人们摆脱生育困惑,共同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增强生育者的信心与保障,逐步实现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的政策目标,让人口稳定增长成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国家发展的有效途径。(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斯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