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五彩玉溪绘就幸福长卷
云南日报    06-03 08:23:29

入党积极分子在中共滇中地委觅池冲旧址追寻红色足迹。 本报通讯员 曾永洪 摄
聂耳音乐广场。资料图

城市风光。 本报通讯员 潘泉 摄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颜色,充满温情而又多姿多彩。

6月1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玉溪市专场发布会上,玉溪市委书记王力用绿色、蓝色、红色、金色、古色五种色彩向媒体介绍了玉溪。

翻开历史画卷,感知城市底色,聆听前行足音。一座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深情款款向人们走来……

红色玉溪奋斗城

红色的印记,奋斗的历程。从1928年滇中第一个党支部建立开始,玉溪市各族儿女就在这片热土上团结奋斗、砥砺前行,见证着沧桑巨变,谱写了辉煌篇章——

1948年,中共滇中地工委成立;1950年,滇中区人民行政专员公署(同年改称玉溪行政专员公署)成立;1998年,玉溪撤地设市。在这里,曾诞生过全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峨山、“云南第一村”——大营街、全国第一条完全由地方投资修建的铁路——玉昆铁路、西南首条六车道高速公路——昆玉高速等。

玉溪是滇中革命的摇篮,是国歌曲作者聂耳的故乡,涌现出“南疆丹娘”孙兰英、“戛洒江血案”四烈士等800多位有名有姓、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一代代热血儿女用生命书写了铭刻玉溪历史的滇中红色记忆;聂耳,更是玉溪的骄傲,他短暂的一生为人们留下了37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用热血音符唤起了民族精神。

叩开红塔区北门街3号聂耳祖遗故居的门,走进这座清幽雅致的四合院,假山、树木、花草把这座庭院装点成了玉溪中心城区最亮的景。聂耳故居还原了聂耳当年居住的环境,诉说着聂耳在此学习、成长的悠悠往事。

历史的接力棒一代代传承。当前,玉溪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关于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殷殷嘱托,正在进一步打造聂耳文化品牌,大力弘扬聂耳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玉溪将全面聚焦“强党、资政、育人、铸魂”,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始终把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全过程,用好红色资源,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以党史照亮前行之路,以党史洗涤心灵之尘,以党史激发奋进之力,激励和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作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绿色玉溪生态城

清晨,走进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云海在山腰间翻涌,林草古树覆在山背上,从眼底绿到云海里,似一个个绿色的孤岛。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中部哀牢山脉中北段上部,不仅保存了我国同纬度地带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完整和稳定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还孕育繁衍着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难得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处在保护区南段东坡的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新平片区是大自然镶嵌在玉溪大地上的一块绿色宝石。“我们日夜坚守,不离不弃,为的就是交给玉溪人民一片完整的、深厚的绿。”这是观测员、护林员的共同心声。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佳休闲生态宜居城市……玉溪,是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森林覆盖率64.1%的绿色家园。今天的玉溪,优良生态环境正成为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近年来,玉溪生态理念从坚持保护优先转向寻求绿色发展。数据显示,玉溪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从2015年的1.7吨标煤降至2020年的0.7吨标煤,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达标,3个县、66个乡镇获国家和省生态文明创建命名。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都建设了调蓄工程,建成了一批湿地,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I类,。获批成为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等多项改革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化。

蓝色玉溪宜居城

碧玉清溪,水是玉溪的灵魂。

抚仙、星云、杞麓三湖似天赐珍宝,孕育着这一方水土。云南九大高原湖泊玉溪独拥其三,抚仙湖是全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总量的9.16%和国控重点湖泊I类水总量的91.4%,星云湖、杞麓湖与之交相辉映,构成珠江源头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抚仙湖畔的澄江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获国务院嘉奖;杞麓湖怀抱里的通海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平等5县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实现全覆盖;新平县、澄江市被命名为全省美丽县城;戛洒入选全国特色小镇……玉溪用蓝色为基底勾勒了一个花园世界。

“我们坚决扛起以为国家计、为子孙谋的责任担当,以更大力度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玉溪市委书记王力表示,玉溪将在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上闯新路,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围绕把绿色能源变成增加值,发展绿色装备制造;做强一流玉系“绿色食品牌”;全产业链发展大健康产业,形成“健康+N”新业态。同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退、减、调、治、管”多管齐下,惟严惟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真正来一场“湖泊革命”。

玉溪宜居,还因为居民生活品质高。

目前,玉溪基础设施从串点连线到实现基本成网,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成型,能通全通和互联互通让那些到不了的远方成了脚下实实在在的路。玉溪在全省州市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年实现了翻番;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目标,全国健康城市试点扎实推进,人均寿命达77.78岁;“三馆”和文化站实现全覆盖,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连续五届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10次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捧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成为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今天的玉溪,百姓生活蒸蒸日上,团结和谐、安居乐业。

金色玉溪创新城

“天下烟叶在云南、云烟之乡在玉溪。”这是人们对玉溪的美誉。这里,是世界一流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培育了世界知名的现代化烟草企业——红塔集团,创造了亚洲第一的辉煌成就,树起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红塔集团成立60余年来累计为国家贡献税利近8000亿元。

走进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漠沙镇峨德村,纵横阡陌的烤烟种植基地内,雪茄烟烟叶饱满,长势良好。全产业链重塑云烟工业新优势,“云烟之乡”玉溪担当起建好“第一车间”、巩固优质烟叶强省地位的重任,稳住烟区、栽出好烟,优化原料供给。通过土地流转、配置生产资料、变革生产方式,探索出一条新时期山区烟地建好“第一车间”的路子。

金色玉溪,创新无止境。

近年来,玉溪获国家和省授权的改革试点共135个,殡葬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城市基层党建、公立医院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玉溪先后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设立了6个驻外商务代表处。同时,玉溪海关挂牌开关,入列全省境外投资备案初审试点州市,获评“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沃森自主研发的全国首个13价肺炎结合疫苗获批上市、国内首个mRNA新冠疫苗项目即将投产,赛灵药业“恒古骨伤愈合剂”获2020年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蓝晶科技荣获云南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建成云南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9%。

玉溪的未来将紧紧抓住数字化“风口”,推动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数字玉溪建设上抢新机。在烟草、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逐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做大做强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形成全链条网络安全产业产能;加快数字医疗、数字环保、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建设,推进“多网合一”,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推进5G、光纤网络、大数据中心等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数字经济支撑体系。

古色玉溪魅力城

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揭示了5.3亿年前寒武纪地球生物的演化史;与“马踏飞燕”齐名的江川李家山“牛虎铜案”是古滇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曲调优美、独具特色的玉溪花灯享誉四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海古韵悠长;玉溪还与江西景德镇和浙江江山并称中国三大青花瓷产地,是中华诗词之市和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

玉溪,从百年时光中走来,底蕴深厚,徐徐向前。

据悉,按照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和《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玉溪将聚焦体制机制创新,以基础设施“一张网”建设、现代产业协作共兴、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共治共管、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为重点,积极融入昆玉同城化发展。坚持全域统筹、一体布局,加快“规划、城市、产业、人人”融合,做强做美县城,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建设一座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品质城市、康养城市、旅居城市。

踏上“十四五”新征程,玉溪市委、市政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全国绿色创新发展示范区、国际高品质康养旅居新高地。力争到2025年提前全省十年实现人均GDP达2万美元的目标。

链接

6个方面的深刻变化

1经济发展从平稳运行到再上新台阶

GDP从2012年的100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058亿元、实现了翻番,年均增长9.4%,所有县(市、区)GDP均超过百亿元,2020年,人均GDP为91514元(13267美元),居全省第一位。

2基础设施从串点连线到实现基本成网

全市在建高速公路450公里、通车里程达530公里,建制村公路硬化率、通客车率、通邮率达100%;建成成品油输油管道178公里,8条天然气管网覆盖6个县(市、区),供电保障率达99.8%;实现移动通信光纤宽带和4G网络行政村全覆盖,建成5G基站1344座,互联网普及率达107%。

3改革开放创新从多点突破向全面深化推进

获国家和省授权的改革试点共135个。先后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设立6个驻外商务代表处。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从2015年的0.37%提高到2020年的1.2%,高新技术企业达136家、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789家。

4生态理念从坚持保护优先转向寻求绿色发展

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达标,3个县、66个乡镇获国家和省生态文明创建命名。全力打好湖泊保护治理攻坚战,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I类。获批成为第三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

5人民生活水平从基本小康迈向全面小康

玉溪9个县(市、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实现全覆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42.9%提高到2020年的54%、居全省第二;在全省州市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年实现了翻番;10次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捧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

6全面从严治党从治疾祛疴转为纵深推进

打出基层党建“组合拳”,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在全省率先启动“智慧党建”、探索开展开放式创意型主题党日活动;坚持不懈抓“激励+约束”“保护+惩处”“容错+问责”“底线+标杆”,持续深化“玉溪之变”;毫不松懈纠治“四风”,严肃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政治生态得到净化优化。(云南日报 记者李苏榕  浦美玲)

编辑:曾子芮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