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园区 正文
凝聚智慧力量 推进理论创新 云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正式揭牌
昆明信息港    06-04 15:06:55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蒋玲 通讯员李伟 6月3日,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发展研讨会暨云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揭牌仪式成功举行,标志着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与高校智库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云南大学副校长杨泽宇,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党工委委员、制度创新部部长张秋出席揭牌仪式。

1

杨泽宇致辞

“云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的设立,对我们的学科专业起到了助推作用,也对经济社会发展、自贸区建设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推动作用。”杨泽宇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在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相关专家学者的共同支持配合下,结合云南大学学科力量和科研优势,把研究院的各项工作做好做实,为自贸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张秋致辞

张秋在致辞中表示,推进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的创新发展,需汇集和借助各方的智慧力量,希望同学老师们积极参与到自贸区的建设和课题研究中来,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为国家创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自贸经验”。期待云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成为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重要的高端智库,实践探索与理论思维相结合,政策优势与科研力量的双重叠加,形成原创性、关键性制度创新成果,为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贡献“自贸力量”。

3

为云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揭牌

随后,杨泽宇与张秋共同为云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揭牌,并向到场的首批特聘研究员颁发聘书。

4

为首批特聘研究员颁发聘书

研讨会上,上海财经大学自贸试验区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祥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朝凤,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施本植,云南省商务厅综合处处长刘顺昆,云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杨永华,分别围绕“双循环格局下自贸试验区核心功能平台建设”“贸易开放、不完全契约与经济增长”“高标准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发展”“以高水平开放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对接国际经贸新规则推动云南自贸区制度创新”等话题作主旨演讲,为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的建设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

5

研讨会现场

“自贸区研究院为园区和学校合作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区制度创新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与云南大学的合作,可以把云南大学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高校资源串联起来,形成内外互动、双向互动、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新格局。

新闻多一点

云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的建设以内陆沿边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为主线,以“打造西南地区现代制造业创新发展基地、高质量跨越发展引领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目标,以“面向重点领域、集聚优势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区域融合”为指导思想,联合国内一流产学研平台和高端智库机构,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贸区研究团队,搭建高水平的自贸区研究平台,形成系列突破内陆地区自贸区发展瓶颈和制度禁锢的原创性、关键性、制度创新成果,提升内陆型自贸区依托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区位优势,创新对外开放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研究院的发展主要任务是通过创新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着重加强制度创新理念和成果的实际转化应用,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试先行优势,形成一批代表云南水平,面向全国推广复制的模式和经验,推动我国内陆自贸区的发展。力争经过3至5年的建设,将研究院建设成为云南顶尖、全国知名的自贸区研究院,在推动云南省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方面发挥理论创新高地和经验创新基地作用,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促进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挥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引擎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此外,研究院以自贸区昆明片区(昆明经开区)创新发展和昆明、德宏、红河三片区联动发展为基础,聚焦我国内陆型自贸区发展建设面临的特殊环境、特殊问题和特殊任务,着力开展制度创新模式、路径及策略研究。

在重点工作上,研究院以促进理论成果向政策措施转化,对业务堵点、难点开展攻关研究,对业务创新进行系统凝练归纳,努力形成内陆自贸区试验区创新发展的云南经验、云南模式为核心,力求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独创性制度创新经验,推动自贸试验区的全面发展。

编辑:杨紫鹃(实习)    责任编辑:段秋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