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时评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要防“坑”
云南网    06-23 09:37:41

  2020年7月25日,考生和家长在咨询会上了解高校招生信息。新华社发(苏阳 摄)

  6月23日开始,全国各地将陆续进入高考“放榜”时间。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考生将进入到志愿填报的关键环节。

  志愿填报,是高考之后的又一次“大考”。如何选取一个理想的学校和专业,不“浪费”高考分数……每年的这个季节,这些问题都会成为社会焦点,让众多考生和家长纠结不已。特别是今年,湖南、湖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重庆、广东8省份进行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考生在填志愿时将按照“专业(类)+院校”或“院校+专业组”的方式进行,实行平行志愿投档,高考录取方式出现变化,这让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填报志愿更加迷茫、吃不准。在此情势下,高考志愿咨询市场应运而生,火爆异常,其中鱼目混珠,夹杂着不少以谋利为目的的炒作和诈骗,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高考志愿咨询市场上广告铺天盖地,花样翻新,不少打着大数据、云计算的新概念,令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精心设置的“陷阱”依然还是“陷阱”。根据教育部的提醒,这些“陷阱”一般都会有这样三个特点:一是谎称有内部信息,夸大虚假宣传,他们常常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一分不浪费”等;二是谎称有内部人士,假冒专家身份,他们打出虚假广告,称“与C9、985、211院校成功牵手”“著名部属高校权威志愿填报专家组成团队”;三是谎称能精准指导,实则实施诈骗,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后,溜之大吉;有的伪造录取通知书,要求考生提前交学费;有的要求考生填写许多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或者发送带有木马的链接,造成个人隐私信息外泄。

  高考志愿咨询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关键原因还在于信息不对称。虽然每年高考工作中,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发布了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但相对于考生和家长的个性需求来讲,这些海量的、未经加工的信息让他们更加无所适从,反而给那些贩卖焦虑的营销提供了乘虚而入的机会。因此,帮助考生和家长规避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市场上的“陷阱”,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责无旁贷。要根据考生和家长的实际需要,按照精细化、人性化的标准,推进信息公开,改进信息发布方式,把志愿填报相关政策阐释得更明了,把相关数据披露得更清楚,让数据查询和展示更便捷,让统计分析结果更易获得。当考生和家长消除了信息不对称的压力后,高考志愿咨询市场上的虚火自然会败下来。

  高考志愿填报,是对分数的利用,也是对人生价值取向的选择。很多时候,把志愿填报用“天价”外包给咨询机构,可能没有“亏待分数”,但却往往让人生之船偏航。与高考一样,填报高考志愿也是青年人成长成熟的一门必修功课,可以借鉴外部的知识和经验,但不可缺少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考生和家长只有客观而理性地剖析自己,增强对自我认知的准确定位,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禀赋优势,结合高考分数,对志愿填报做出最佳的选择,防止盲目跟风,规避志愿填报咨询市场上的各种“陷阱”。(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昝娟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