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元谋县:“133”模式走出致富新路
云南日报    07-04 09:09:59

近年来,元谋县以“聚焦重点、精准帮扶、落实责任、兜牢底线”为原则,通过对已脱贫户劳动力的精准管理、就业保障、渠道疏通,创新出一套加强对全县已脱贫户劳动力管理的“133”工作模式,即一本台账、三项工程、三个举措,实现了已脱贫户劳动力100%组织培训、100%推荐就业岗位、65%转移就业的致富目标,进一步夯实了从“精准扶贫”向“精准致富”转变的基础,走出了一条巩固脱贫群众就业致富的新路子。

元谋县以落实“一台账两书三清单”来确保对全县已脱贫户劳动力的精准管理。制定“一本台账,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对全县10个乡镇78个(社区)村委会农村已脱贫户劳动力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形成细化到人的“一户一档”就业台账;制作转移就业和未转移就业“两个确认书”,由脱贫户、乡镇、挂包干部、人社部门进行四方确认,对已转移就业人员就业去向、月收入情况及未转移就业人员求职需求、培训愿望进行精准掌握;制定劳动力对象、用工需求和公益性岗位“三个清单”,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同时,以特殊帮扶、岗位开发、移民就业“三项工程”筑牢全县已脱贫户劳动力的就业保障。针对“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农村已脱贫户大龄劳动力、残疾家庭劳动力和有重病患者家庭劳动力,开发了乡村公共服务就业岗位487个;充分利用县域内果蔬种植基地数量多,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规模大以及水电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建设用工需求量大的优势,搭建起政府部门引导、用工企业接收、已脱贫户劳动力务工的脱贫巩固新桥梁,共计开发就业岗位2800余个,提供就业岗位1.12万个。在易地扶贫搬迁甘塘安置点,打造傈僳族第一村,为1972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解决了就业,确保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逐步能致富”的最终目标。

通过采取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搭建招聘平台、加强转移就业衔接的“三个举措”疏通就业渠道,逐一开展“订单式”单一科目培训和“送训下乡”“家门口短平快”的实用技术培训,并先后在县城、乡镇、移民搬迁点举办招聘会,保障让已脱贫户劳动力与用工企业无缝对接。同时,加强与省内外的劳务协作,依托劳务公司、人力资源机构,构建县、乡、村、劳务公司四级劳务输出对接协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内外互通、高效快捷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途径。

截至2020年底,全县已脱贫户劳动力培训11292人,已脱贫户劳动力技能培训3471人;全县共开展精准扶贫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8场次,省内外及县内企业、种植基地136家参与招聘,开发就业岗位16697个7880人,发布用工岗位信息22866个;全县已脱贫户劳动力转移就业9326人,转移就业率达75.36%。(云南日报 通讯员白文波)

编辑:合宇聪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